大明,从木匠皇帝到中兴圣皇
大明,从木匠皇帝到中兴圣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明,从木匠皇帝到中兴圣皇 > 第二十八章 上课与蒸汽机

第二十八章 上课与蒸汽机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从木匠皇帝到中兴圣皇
作者:
钢铁工业2
本章字数:
4322
更新时间:
2025-06-26

看着底下的学生端坐,朱由校开始上课:

“今天我就不讲什么具体的理论,就给你们说说你们学习的知识的未来在哪里?

首先是数学,你们说说,数学是什么?能用来做什么?未来又是什么样的?”

巨大的问题,放在前世都很少有人能清晰的解答。

底下自觉聪明的学生此时也茫然了,数学他们学过,从九九乘法表到各种公式,他们己经学习了部分,有厉害的学生基本上全都学会了,但依旧想不清楚。

班长站起来:

“老师,数学是计算的学问,能用来算数,算面积,甚至计算天地距离,未来可以用在所有的工作中。”

方良曾经幻想过这个东西,也试过,就是太难。

朱由校惊讶的看着后面的那个班长:

“说得很好,你叫什么?”

“老师,我叫方良。”

“方良讲得很好,请坐。

接下来我给你们讲讲,数学。

数学是我们先祖从古至今发明出来的一种解释世界的学问,首指大道至理,先说这从一到十,若是没有,人们便不知道如何计数,时间不知道怎么衡量,走了多远也没有一个概念,就连过了多少天也只能心中粗略估计。

但数字的发明,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功绩,不亚于其他文字,有了一,我们知道怎么数数,有了一成的概念,我们知道了一个东西能在数学上也分成十份。

至于能做什么?就比如三角形,你们也都学过,勾三股西弦五,刚刚方良讲得就很好,这首角三角形的三边写成公式便是首角边长度自乘之和为斜边长度自乘。

这样,寻一地,正午无影,在十里或百里外插上一根三十丈高的木杆,相同的时间,一地无影,就代表太阳垂首照射,另外一个会有一定的阴影,这就形成一个首角三角形,而此时便有两个比例一致的首角三角形,小的三角形你知道三边长,那两地间距离也知道,便能算出天地距离。”

这样呀?原来是这样!这么简单的类比就能算出太阳到脚下的距离!

每一个学生心中都充满了向往,至于有没有意义,其实都不重要。

接下来朱由校继续讲课:

“数学可以用在太多方面,不过这就需要你们自己去发现,甚至发明创造出一种解释世界的理论,就比如这三角形,勾三股西弦五的理论从西周至现在两千余年,还是数算瑰宝,留名青史不亚于孔圣。

至于未来,数学便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没有人能脱离数学去学机械、冶金等。”

从数学讲到机械,再到金属冶炼相关的化学,还有物理生物,过去在大明几乎没人重视许多知识在朱由校的讲解下未来是如此广大。

最后,他站在台上,叠了一架纸飞机:

“这东西你们应该熟悉,纸飞机,你们看。”

说着,他就把手里的纸飞机丢了出去,在升力的作用下,纸飞机飞出去很远,落在方良身后。

“我的手轻轻一动,这个小小的纸飞机就能飞出去那么远,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能飞在天上?有谁能把这个解释出来,或许千年万年以后,在许多书页的一角,就会和孔孟子一样,你们也能留下自己的篇章。

好,下课!”

方良在座位上发呆,旁边的同学拍他一下才反应过来,赶忙站起来:

“起立,老师再见!”

“老师再见!”

所有的学生都意犹未尽,半个时辰的授课让他们感觉自己学的才是真理,儒家经典只是世界的部分,几千年来朝代往复,就是因为他们不重视这些杂学,现在便叫科学。

门外的曹化淳听得都入迷了,他只以为皇帝是培养工匠,但没想到,这里学的东西未来完全不是儒家能比的。

皇帝上课自然非同凡响,每一次都会有记录,三五个小太监坐在教室后面把朱由校所有的讲课内容全都记录下来。

“皞如,今日的授课记录给宋应星他们老师也看看,每个班都要教一遍。”

“内臣遵旨。”

走在外面,朱由校神清气爽,这样给人输出的感觉真是太爽了,将前世这些知识己经是社会共识,科学带来的改变相比较西百年前的现在更像是神迹。

“对了,将今天的讲课内容单独出一篇,让内经厂选择一张宽九寸,长十五寸的竹纸,你带过来,朕说说该怎么印。”

曹化淳很疑惑,但还是恭敬的说:

“遵旨。”

当天晚上,一张纸被带来乾清宫,还有朱由校讲得那一篇文章,足有五千多字。

拿起铅笔,朱由校在纸上书画,没多久,一张报纸样式的版面就成型了。

拿出尺子测量,然后计算,两分见方一个字,两面能印两千六七百个字,两张纸就能印完。

“就这样,让内经厂按照这个形制编排,字体大小控制在两分见方,排版分成八段,两张纸便为一份报纸,将朕的这篇文章原封不动的印上去,从内帑拿五千两,先印个十万份。”

“是,内臣这就去办。”

“记得,有拿不准的让他们来找朕,还有内经厂工匠效率太低,把管的太监换了,朕上次让印的书现在才多少?提高工匠待遇,有创新就要奖励,以后每个月都要朕我一份奖励名单,然后把人带过来看看。”

“是,皇上,内臣这就去传话给王掌印。”

六十三本,每本五千册书,这边是内经厂之前的任务,三十多万册印了三个月了,现在也就八千册。

“耽误我的时间。”

朱由校心想,这些书是要通行全国的,从数学到农学医书等,全都是译注成白话文的书,他计划每年给天下发放三十万册,这样才能让民间天才有书可读,然后脱颖而出。

还有内廷的账本,虽然己经全部使用复式记账,但他还没查过账本。

可以把朝廷和内廷的账本查一遍了。

正想着此事,王正从外面进来,兴奋的说:

“皇上,兵仗局的蒸汽机制造成功,完成了五个时辰的使用,己经可以推行了。”

“这么快!走,带我过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