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龙天策的战报如雪片般飞入神都时,东线的辽西走廊正弥漫着另一场硝烟。夜凌站在“黑水河”畔的望楼之上,赤发被海风撩起,左眼的疤痕在暮色中如同一道燃烧的火焰。他脚下是蜿蜒的河道,对岸的密林里,东胡人的“猎熊部”营地正升起袅袅炊烟,隐约传来鞣制皮革的刺鼻气味。
“统领,探马回报,”亲卫队长将一卷兽皮地图展开,“东胡单于的侄子阿利,果然在猎熊部巡视。其护卫约三百人,皆为东胡精锐‘黑狼卫’。”
夜凌的淡红色眼眸扫过地图上标记的密林路径,指尖停在一处名为“鬼见愁”的峡谷:“阿利此人,自负勇武,常率卫队入山围猎。明日卯时,他定会经过此峡谷。”他抬起头,赤发下的眼神锐利如鹰,“传我将令:‘天狼卫’五百人,携带秘制‘透甲弩’,午夜前埋伏于峡谷两侧;‘疾风营’千人,绕道密林深处,断其退路。”
亲卫队长面露难色:“统领,东胡人身形彪悍,擅使重斧,我军若正面硬撼……”
“谁让你正面硬撼了?”夜凌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从怀中掏出一枚刻着天狼图腾的青铜令牌,“记住,我们是天狼卫,不是冲锋的步兵。”他指向地图上的溪流:“此水上游连接东胡人的饮马池,命人将‘醉马草’粉末投入水中,寅时三刻,必有奇效。”
午夜的密林里,雾气像鬼魅般缠绕着古松。夜凌亲自率领天狼卫摸进峡谷,玄色劲装与夜色融为一体。他腰间的短刃在月光下闪了一下,便无声无息地割开了东胡哨兵的喉咙。五百张透甲弩在岩石后一字排开,弩箭上淬着见血封喉的毒药。
卯时三刻,晨光初现。果然,一阵杂乱的马蹄声由远及近,阿利骑着高头大马,身边簇拥着黑狼卫,个个袒露着毛茸茸的胸膛,肩上扛着刚猎杀的黑熊。
“哈哈哈!汉人的‘烈虎’呢?不是说要来剿匪吗?”阿利大笑着,用东胡语说着,“我看他们连兔子都抓不到!”
话音未落,峡谷两侧突然响起尖锐的呼啸声。五百支透甲弩如蝗群般射出,瞬间洞穿了前排黑狼卫的皮甲。阿利反应极快,猛地举起熊皮盾牌,弩箭钉在盾牌上发出“笃笃”声响。
“有埋伏!”阿利怒吼,挥斧砍断一支射向面门的弩箭,“给我冲出去!”
黑狼卫们嗷嗷叫着冲锋,却发现战马突然发狂般原地打转,口吐白沫倒在地上——醉马草的药效发作了。夜凌见状,从岩石后飞跃而出,短刃如毒蛇般探出,瞬间划破两名东胡人的咽喉。天狼卫们紧随其后,手中的钩镰枪专攻下盘,将失去战马的黑狼卫纷纷拖倒。
“杀了他们!”阿利红着眼睛,挥舞着沉重的板斧,劈开一条血路。他身材异常魁梧,板斧舞得虎虎生风,竟无人能近其身。
夜凌眼神一凛,知道此人是关键。他猛地甩出腰间软鞭,缠住阿利的脚踝,同时一个翻滚贴近其下盘,短刃首刺对方没有甲胄防护的腿弯。
“啊!”阿利惨叫一声,单膝跪地。夜凌趁机跃起,短刃架在他脖子上,淡红色的眼眸冷冷地看着他:“东胡单于的侄子,阿利,对吗?”
阿利又惊又怒,没想到汉军中竟有如此身手诡异的将领。他试图挣扎,却被夜凌反手一掌劈在颈后,顿时在地。
这场突袭耗时不到半个时辰。当晨雾散去时,峡谷里横七竖八地躺着三百具东胡人的尸体,而夜凌正踩着阿利的背,将染血的短刃插入泥土中擦拭。亲卫队长押着被捆成粽子的阿利走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红光:“统领,大获全胜!斩敌千余,生擒阿利!”
“千余?”夜凌挑眉,他记得只带了五百人。
“回统领,”亲卫队长笑道,“‘疾风营’绕道时,正好撞上前来支援的东胡援军,顺手砍了七百多!”
夜凌点点头,赤发在晨风中飞扬:“很好。把阿利看好,我们回营。”
一个月后,神都太极殿再次举行册封大典。这一次,站在丹陛之下的是身着玄色战甲的夜凌,赤发束在银冠之中,左眼的疤痕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阶下百官看着他腰间新挂的“烈虎”金牌,又想起远在西线的冠军侯龙天策,心中皆是感慨——大汉王朝,竟在一夜之间,升起两颗耀眼的将星。
“夜凌听封!”内侍官展开黄绢,声音穿透大殿,“你率部深入东胡,斩敌千余,生擒单于亲侄阿利,扬我国威,功不可没!朕封你为‘烈虎将军’,赐‘武胜侯’爵位,食邑三千户,仍领天狼卫统领!”
夜凌单膝跪地,接过金册时,目光不自觉地望向殿外。他知道,此刻在遥远的西线,龙天策也一定收到了消息。那个金发黑眸的少年,如今己是与他并肩的侯爵将军。
退朝后,明弈走到夜凌面前,拱手笑道:“恭喜武胜侯,少年英雄,真乃我大汉之福。”
夜凌还礼,淡红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明大人谬赞了。比起冠军侯在西线的赫赫战功,夜某不过是侥幸罢了。”
两人正说着,费无极带着几个文臣走过,阴阳怪气地说:“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只是不知这浪头,能打多高?”
夜凌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转身离开。他知道,封赏不仅是荣耀,更是枷锁。东胡单于得知侄子被俘,必定会疯狂报复,而神都的朝堂之上,费无极等人的目光,也从未离开过他们这两颗“新星”。
此刻,西线的龙天策正站在西宁城头,看着手中的军报,金发黑眸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对身旁的李敢笑道:“夜凌那家伙,果然没让我失望!烈虎将军?好!等我扫平匈奴,定要找他好好喝一杯!”
夕阳下,两位少年将军,一个在西,一个在东,各自镇守着大汉的边疆。他们的名字,如同两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大汉帝国的天空,也预示着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正在缓缓拉开序幕。而在他们身后,神都的宫墙之内,汉皇习永生看着两份来自东西线的捷报,嘴角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知道,他所期待的“双子将星”,终于崛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