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出将入相,开创中兴
穿越大明:出将入相,开创中兴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大明:出将入相,开创中兴 > 第6章 广府科考

第6章 广府科考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大明:出将入相,开创中兴
作者:
陆海横流
本章字数:
6618
更新时间:
2024-11-25

直到此刻,陈青阳才知晓这土豪劣绅名字。

乡绅虽然称霸一方,鱼肉百姓,但知县老爷召见,却是不敢不来。

一炷香的功夫,石林堂气喘吁吁来到县衙大堂。

一进大堂,石林堂躬身施礼:“学生拜见堂尊!”

韩慕淹道:“石秀才,你好大的胆子!前者我已饶你调戏民女之罪,岂料你不知悔改,竟然敢雇凶伤人。你可知罪?!”

“冤枉!大人莫听乡下小民一面之词,学生虽偶有风流,但平时连花草都不忍折断,又岂敢雇人行凶!”,石林堂委屈叫冤,那模样简直堪比窦娥。

“哼,你以为本县没有捉住凶手,就没有证据指证你?嫌犯中可是有你的家奴,来人!”,韩慕淹大喝一声,“带石林堂全部家奴上堂问话!”

“且慢!堂尊老爷,难道就为这点区区小事,要拷问我石家上下吗?”

一听要拿问自家家奴,害怕露馅的石林堂瞬间怂逼。

“放肆!本官只是依例问话,安敢聒噪!”

“既然如此,恳请堂尊收回成命!”,石林堂开口求饶,“学生表兄十分仰慕堂尊的人品与才华,他在京城来信,再三叮嘱在下,要好好向大人请教学习。”

“你说的表兄是都察院御史贾思源吧?哈哈哈哈,”,韩慕淹笑了几声,变色道,

“可恶!还敢拿京官来压本县,你以为本官不敢办你吗!石林堂,你雇凶伤人,依大明律,该当革去功名,杖责一百!”

“堂尊千万别误会,学生一时嘴快说错了话,真是该打!该打!”

石林堂边说边动手,哐哐哐扇了自已几个耳光。

不聪明的人,往往也没有自知之明。

石林堂学问不怎么样,但他坚信自已早晚有一天会进士及第,最次也能中个举人,弄个县丞、主簿干干,过把官瘾。

听到知县韩慕淹要革去自已功名,石林堂立马慌神,求饶不迭。

事情到了这步田地,抵赖是不可能啦,石林堂心一横,低头认错:

“学生一时糊涂,请大人海涵!”

“你做的混账事,不当向我道歉!你应该向陈、齐二人输情服罪,看他们饶不饶你!”

“在下猪油蒙心,险些铸成大错,恳请陈兄、齐兄恕罪!”,石林堂躬身赔礼。

陈青阳、齐山两人对望了一眼,不知道该如何回话。

陈青阳内心道,你丫说的挺轻巧,要不是老子跑得快,这会性命还不定在不在呢。

恕罪?老子把你头拧下来,然后跟你说声恕罪,行不行?

正犹豫怎么措辞辱骂这王八蛋,忽听韩慕淹说道:

“区区一句恕罪,难道就一笔勾销!若不给你点教训,只怕你日后再犯!你仔细听着,功名可暂不革去,羁押仗刑也可先寄下。本县罚你赔付陈齐二人纹银三百两,以示惩戒。你服是不服?”

石林堂听完,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他爹死的时候,脸部表情也没有此刻丰富。

他万分懊恼一时冲动惹出麻烦,早知道就不雇凶伤人。

雇凶才花了二十多两,现在倒好,事儿没办成,还得赔偿人家三百两巨款。

可他现在也没办法,把柄在县太爷手里,如果不破财消灾,自已当官发财的美梦就只能抛到九霄云外。

罢、罢、罢,爷爷赔给你!

“学生愿交罚银!”

“且饶你一回,若敢再犯,本官不光革去你的功名,还会流放你三千里!”韩慕淹一拍惊堂木,大声喝道。

石林堂走后,陈青阳不解的问道:“石林堂触犯律法,老师为何不秉公而断,只是重罚银子了事?”

韩慕淹笑道:“我这都是为了你!”

“为了我?”

“不错,为师可以依照《大明律例》剥夺他的功名。可一旦这样做,就结了大仇。石林堂奈何不了本官,自然会更加恨你。刚才你也听到了,石林堂的表哥是都察院御史,可以风闻奏事,如若他出面诬陷于你,只怕科举有碍。”

“现在放过他,我手里有革去功名这个把柄,他以后不敢再为难你。待你乡试中举,石林堂会像京巴一样,上赶着去巴结讨好你。”

陈青阳明白老师好意,但还是有个疑问:“若是今天自已让匪徒打个半死,您老人家会怎么办?!”

“别说是石林堂,任何人胆敢伤害我的爱徒,我都会从严处置,绝不姑息!”,韩慕淹斩钉截铁的说道。

~~~~~~~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陈青阳侥幸躲过挨打,又托恩师韩慕淹的福,得了三百两银子赔偿,心情别提有多高兴。

虽是秋日萧瑟,在陈青阳眼里则是春光灿烂。

三百两银子,足够小户农家十年的花销,可保未来好几年生活无忧。

这几日,陈青阳给父母每人都置办了一身新衣服,当然也给自已买了两套儒巾和襕衫。

他倒不是爱奢华。

身为学子,时常要周旋于官吏、学子之间,没有几身衣裳不像话。

按照约定时间,八月十八日,韩慕淹与陈青阳同乘马车,共赴广平府。

为了学生的科考,韩慕淹可谓卯足力气,为陈青阳保驾护航。

广平府衙,韩慕淹带着陈青阳拜见了提学大人古绍元和知府大人毛永安。

不出意外,陈青阳出场,如同小说中的爽文主角,古绍元、毛永安皆惊叹于他的学识,恩准他参加本次科考。

韩慕淹倦于应酬,心里惦念县衙政事,第二天即驱车返回。

陈青阳抖擞精神,连考三场,饶是他研习多日,还是依然劳心费神。

但若与其他科考人员相比,可就幸福多啦。

提学大人古绍元欣赏他的才华,考试时特意给他开小灶,吩咐手下将自已的饭食分一半给陈青阳享用。

陈青阳每天大鱼大肉的吃着,就差喝两杯助兴。

非要说不好的地方,那就是考棚太小,不准考生离席走动。

当然,这是科举考试硬性规定。

古绍元再喜欢陈青阳十倍,也不可能允许他站起来打套太极拳提神。

待到考试结束,古绍元细读陈青阳文章,感慨万千,豪情取笔,刷刷刷三圈,点为第一名。

次日谒见,还没轮到陈青阳开口谢师,古绍元反吹捧起陈青阳。

古绍元激动之下,扯下腰间素金腰带,赠与陈青阳。

古绍元勉励道:“好生努力,不可骄傲自满!今天的金腰带只是你人生荣耀之开始,它定能腰系玉带,入阁为辅、宰执天下!”

陈青阳躬身拜谢,内心暗道:“这古大人眼光好毒!我只是自信能够金榜题名,却并无把握身登宰辅。他却预言我能位极人臣,看来我的水平要比自已想象的高出不少。”

其实若论咬文嚼字,陈青阳虽是一流,却并不顶尖。

好在陈青阳来自于后世科技大爆炸时代,坐拥“后来”优势,眼光见识在大明朝算得第一。

花花轿子众人抬,对于陈青阳这个当世罕见奇才,知府毛永安亦是格外礼遇。

陈青阳坐着毛知府安排的马车,在一众学子的羡慕眼光中踏上了归程。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可以形容陈青阳科考通过的心情。

“科考已过,明年乡试再战!”

陈青阳本次科考名列第一,提学大人又馈赠了金腰带。

消息传来,家乡有名望的人家纷纷跳出来说和陈家有旧,有的馈赠土特产,有的馈赠银两,更有甚者打算把女儿嫁给他。

常言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这话陈青阳认同一半。

对于吃的,陈青阳向来是来者不拒,什么好吃的都往肚里吞;

对于银两,他则分文不受。

因为今日收人钱财,他日难免就要与人“消灾”。

贪吃一点,无伤大雅,不过博人一笑;

贪人钱财,违法败德,也容易弄坏自身名节。

陈青阳暗想,老子未来可是要做宰相的,安能功业未就,就授人以柄!

连日来,陈家宾客络绎不绝,吵吵闹闹,如饭馆一般。

要说客人来这是为了吃菜也不算错,却有几个乡绅想“吃”了陈青阳这盘“菜”,希图他成为自已的乘龙快婿。

陈青阳科场小试牛刀而一举夺魁,如今在广平府的学子间名声大噪。

身价大涨,心气自然高。

21世纪来的人嘛,崇尚自由恋爱,没内涵没文化的女子,纵然长得好看,陈青阳也没兴趣。

寻常农家女子大字都识不得几个,自然不是陈青阳良配。

陈青阳还年轻,万里长征才踏出第一步,他不想过早沉迷于温柔之乡,消磨豪情壮志。

陈父、陈母最近的日子过的像梦一样。

一个多月,儿子陈青阳找着了,人高马大不说,还一肚子墨水,考试考了个第一名,听说以后还可能做大官。

陈峰两口子把这归功于神仙保佑,见庙就烧香,见神就磕头,虔诚的感谢老天的厚爱。

父母的行为,陈青阳看在眼里。

若放在以前,陈青阳必然认为是封建迷信,无知愚昧。

可现在的陈青阳,有的只是感动。

当然这感动没持续多久,因为陈父发话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儿现在也二十岁了。这两天媒人来的不少,你看上哪家姑娘了?我和你娘托人去下聘礼。”

陈峰夫妇本来就想儿子早日成家,自已好抱上大胖孙子,现在媒人来往不断,正好趁势唠叨。

听到父亲这话,陈青阳方知老两口希望早日荣升祖父祖母。

封建社会,以忠孝治天下,天地君亲师,就算陈青阳再牛气,当上宰相,也不能轻易忤逆父母。

总不能说现在没看上的吧?

万一他们认定某家女儿好,自作主张拉郎配,难道自已真要娶个盲盒新娘不成?

陈青阳脑子高速运转,瞬间定下‘妙计’。

他收敛笑意,郑重其事的说道:“孩儿下山前,师尊再三嘱咐,下山之后不要过早成婚,否则可能会有血光之灾!”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