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风的日子
赶风的日子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赶风的日子 > 第3 章 老周的离去

第3 章 老周的离去

加入书架
书名:
赶风的日子
作者:
顾成武
本章字数:
4872
更新时间:
2025-03-13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和老周在这片生态农场安顿下来。蜜蜂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纯净与安宁,采蜜的效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蜂箱里的蜜脾一天天变得厚重,晶莹的蜜汁在阳光下闪烁着琥珀色的光芒。

老周的身体渐渐好转,但他的咳嗽始终没有完全消失。每当夜深人静时,我都能听到他压抑的咳声,像是从胸腔深处传来的闷雷。我劝他再去医院检查,他总是摆摆手,说:"没事,老毛病了。"

一天傍晚,我们坐在帐篷外喝茶。夕阳的余晖洒在花田上,给整个世界镀上了一层金色。老周突然开口:"小杨,你知道我为什么选择养蜂吗?"

我摇摇头。虽然跟了他三年,但我从未问过这个问题。

"我年轻的时候,"老周望着远方,眼神变得深邃,"也是个不安分的人。总想着出去闯荡,看看外面的世界。后来遇到了我妻子,她家是养蜂的。我第一次看到蜜蜂采蜜的场景,就被迷住了。那种秩序,那种和谐,那种对生命的执着......"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什么:"我妻子常说,蜜蜂是最懂得感恩的生物。你给它们一个家,它们就用蜜来回报你。这种纯粹的关系,在城市里是找不到的。"

我静静地听着,感受着老人话语中的深意。夕阳的余晖中,他的侧脸显得格外沧桑。

"可是现在,"老周的声音突然低沉下来,"这种关系正在被破坏。农药、污染、气候变化......蜜蜂的数量越来越少。有时候我在想,也许有一天,这个世界上再也不会有蜜蜂了。"

我的心猛地揪紧了。老周的话让我想起最近看到的一篇报道,说全球蜜蜂数量正在急剧下降,这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所以,"老周转过头,目光炯炯地看着我,"我们要坚持下去。不仅是为了蜂蜜,更是为了维持这种平衡。蜜蜂不仅仅是生产者,它们还是最重要的传粉者。没有它们,很多植物都无法繁衍。"

我点点头,突然明白了老周这西十年的坚守意味着什么。这不仅是一份生计,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对自然的承诺。

那天晚上,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老周的话在我脑海中回荡,让我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与自然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是征服与被征服,还是共生与共存?

第二天一早,我提议在农场里开设一个蜜蜂科普展区,让更多人了解蜜蜂的重要性。老周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好主意!让更多人了解蜜蜂,了解自然,这才是真正的保护。"

我们开始忙碌起来。我负责设计展板,撰写科普内容;老周则准备实物展示,包括蜂箱模型、蜂巢标本等。农场主也很支持我们的想法,特意划出一片区域作为展区。

在准备过程中,我查阅了大量资料,越发感到震惊。原来,全球三分之一的农作物依赖蜜蜂授粉,蜜蜂的减少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粮食危机。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

我把这些信息整理成通俗易懂的文字,配上生动的图片。老周则用他丰富的经验,为参观者讲解蜜蜂的生活习性、社会结构等。渐渐地,我们的展区吸引了不少游客,尤其是孩子们。

看着孩子们好奇的眼神,听着他们天真的问题,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也许,这就是传承的意义——不仅传递知识,更要传递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然而,好景不长。一天早上,我们发现有几个蜂箱被人为破坏,蜜蜂死伤惨重。现场还留下了"害虫""危险"等字样的涂鸦。老周蹲在破损的蜂箱前,久久没有说话。

我愤怒地想要报警,老周却拦住了我:"他们不是故意的,只是不了解。"他的声音很平静,却让我感到一阵心酸。

这件事让我们意识到,仅仅展示是不够的,还需要更深入的交流。于是,我们开始组织"蜜蜂体验日",让参观者亲身体验养蜂的过程。老周耐心地指导他们如何与蜜蜂相处,如何理解蜜蜂的行为。

渐渐地,破坏事件再也没有发生。相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蜜蜂,关注生态保护。甚至有几个年轻人表示想学习养蜂,加入我们的行列。

看着这一切,老周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我知道,他的身体状况在悄悄恶化。他的咳嗽越来越频繁,有时甚至会咳出血丝。我劝他去医院,他总是说:"等忙完这阵子。"

深秋的一个清晨,我发现老周没有像往常一样早起。走进帐篷,看到他安静地躺在那里,脸上带着平和的笑容。他的手中握着一片干枯的油菜花瓣,那是我们第一次相遇时他捡起的那片。

我跪在他床前,泪水模糊了视线。帐篷外,蜜蜂的嗡嗡声依旧,仿佛在为他送行。

按照老周的遗愿,我们将他安葬在农场最高的山坡上。那里可以俯瞰整片花田,可以看到蜜蜂忙碌的身影。墓碑上刻着:"这里长眠着一位追花人,他用一生守护着自然的馈赠。"

我接过了老周的蜂箱,继续着这份事业。每当遇到困难时,我就会想起老周的话:"养蜂如养心,要静,要诚,要耐得住寂寞。"

如今,我们的生态农场己经成为了一个知名的环保教育基地。每年春天,都会有来自各地的追花人在这里相聚,分享经验,交流心得。老周的精神,就这样通过一代代追花人传承下去。

有时候,我会独自坐在老周的墓前,看着夕阳下的花田。蜜蜂的嗡嗡声与风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生命、关于坚守、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永恒故事。

我知道,这就是老周留给我的最宝贵的遗产——不仅是对养蜂技术的掌握,更是对生命的理解,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在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也许我们都需要学会像蜜蜂一样,在忙碌中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在发展中不忘与自然的和谐。这,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夜幕降临时,我站起身,轻轻拍了拍墓碑:"老周,你放心,我会继续守护这些小家伙,守护这片花田,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远处,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地平线下。但我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时,又将是新的一天。蜜蜂们会继续它们的采蜜之旅,而我们也将继续在这片大地上,追寻着花开的足迹,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和谐。

这就是追花人的生活,简单,纯粹,却充满了生命的诗意与哲思。在这条路上,我们不仅是蜂蜜的生产者,更是生态的守护者,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见证者与践行者。

而这一切,都将永远铭刻在这片花田里,铭刻在每一滴晶莹的蜂蜜中,铭刻在每一个追花人的心中。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