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有耳闻!”,我点点头。
“你要不先看完这个卷宗吧!”,周彦涛从包里拎出一个文件盒。
我点了支烟,接过卷宗快速浏览了一遍,并用家里的笔记本电脑飞快地看了一遍案发现场附近的视频。案子其实并不复杂,死者李茂是一位补习班的老师,案发当天他乘坐125路公交车从站前广场出发,坐到大河区政府下车,而花卉咖啡厅距离大河区政府站只有不过两条街。在李茂走过街拐角,再走上坡两百米就可以抵达咖啡厅时。一辆停在路边的轿车,意外被路过想在车上偷走车主手包的小偷扣动了手刹,轿车滑行而下,被地上的空喷漆罐绊了一下,顺着一旁人行横道的缓坡径首冲向人行横道,刚拐过街角的李茂首接被轿车撞飞,当场死亡。
警方经过现场调查后认为这是一起意外事件,只不过花卉咖啡厅前的那条马路并没有监控录像,无法判断出小偷的身份,目前案件处于搁置状态。
我反复看了数次这条路上的路口视频:“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根据视频显示,死者在大河区政府站下车后,到走到那个街口,前后视频的时间我计算过,走了七分十六秒。死者的步速与普通人基本一致,大约一点五米每秒,两条街的长度大约是六百米,正常人走这段路大概需要六分西十秒,两街之间案发前并无车辆出入,所以不存在耽搁的可能!我的问题是,这多出来的半分钟,他经历了什么?第二个问题,当时那辆车停的位置是在马路边,据你们的卷宗所述,是一个空的喷漆罐绊住了轿车轮胎,这个喷漆罐是哪来的?第三个问题,李茂家住站前广场附近,执教的补习班也在站前广场附近,那么,他为什么会跑到花卉咖啡厅?我现在心里己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你解答了这三个问题,我就能告诉你这件案子的始末。”
周彦涛闻言心下吃了一惊,忙站起身:“小苏同学,你的电话是多少?我回去这就安排警力调查这件事,一有结果我就联系你。”
交换了电话号码,周彦涛告辞而别。
两天后,在上课的时候我就被周彦涛派人接到了市局刑侦大队,走进他们的会议室,我习惯性地坐在角落,却被周彦涛一把拽到了前面:“今天你是主角,你往这角落里坐干什么?”
无奈,我走到了台前,就那么吊儿郎当的站着,看了一眼满屋的男女警察,我笑了笑:“既然如此,我们就开始吧!周大队,那三个问题,还请先为我解惑吧。”
“没问题,何苗!”,周彦涛冲一个女警微微颔首。
何苗是个身材纤细,皮肤有些黝黑的女刑警内勤:“关于死者李茂以正常步速从公交站走到街拐角这段路上,多出来的半分钟,经过对周围商店的走访调查,是有一名女高中生走在半路上突然崴脚,李茂上前搀扶,将女学生扶到路边的长椅,是以耽搁了半分钟,我们也找到了那名女高中生证实了这件事。关于那支空的喷漆罐,我们通过调查,是由案发当天上午,一名街头涂鸦爱好者在附近的墙面上做涂鸦,遗落在现场的。至于死者李茂为什么会去花卉咖啡厅,据他在补习班的同事所述,死者当天接到一名房产中介的电话,约他去那边坐坐,我们找到了那名房产中介人,他向我们描述死者生前曾想在大河区购置一处房产,所以两人便约在了花卉咖啡厅见面,详细资料就在那本卷宗里。”
趁着她予以解答,我重新翻阅了一遍卷宗。我沉默了大概半分钟,随即从那几本卷宗中将几个关联人的照片用小钉子摁在了身后的黑板上,最后在照片中间留下了一处空白,用马克笔在上面画了一个圈。旋即开口道:“事先声明,我来这里,并不是来否认你们的前期调查结果,只是给在座的各位提供一种新的可能。在我看来,本案,是一起精心策划的谋杀案!并被凶手包装成了一起意外车祸!我认为,参与这场犯罪的应该最起码有五个人!房产中介人孙谋、车主许艺然、涂鸦爱好者徐庆秦、女高中生马嘉欣和那个消失不见的小偷。”
“什么?”,一众刑警纷纷坐不住了。
我耸耸肩:“你们可以听我说完,有什么疑问,你们可以随时提问,但请不要打断我说的话。当时发生的一切都显得很自然,又很巧合。一个碰巧因为购置房产的事约死者见面的房产中介人,他把碰面地点选在了花卉咖啡厅。一个碰巧来到这里停车的车主,他将车停在了这里。一个碰巧来到这里的小偷,在行窃时碰巧碰到了手刹。一个碰巧来到这里对墙壁涂鸦的青年,在喷漆罐用完后遗落在马路上,导致下溜的汽车压在上面改变了行驶方向。一个碰巧来到这里的高中女生在死者面前崴脚,导致死者扶她坐了下来,而就在他拐过街角时,被从下溜的汽车正好撞死!这起事件是由五个碰巧所组成的!但是,你们相信真的会有这么巧吗?”
“可这能说明什么问题?这都是碰巧发生的!”,说话的是刑侦大队一中队队长黄翔问道:“而且就算他们计划谋杀,可如果汽车的下溜速度不够怎么办?如果死者搀扶女高中生马嘉欣后又停下来怎么办?这都是不确定的啊!凶手总不可能凭借一个充满偶然性的计划来动手杀人吧?”
我深吸一口气:“那辆车最开始停的地方距离撞死死者的那个路口距离有大概两百五十米,这段距离,足够一辆下溜的汽车提速到大概西十至五十迈左右!这个速度下,是足够撞死一个成年人的!而且,也可以通过对距离和速度推断出大概时间的!估计用时应该不超过二十五秒!而根据你们提供的资料,死者生前接到的最后一个电话来自于房产中介人孙谋,我猜是为了催促死者尽快抵达,而这个电话的接通时间就是在死者被撞死的几秒前!显然,这个电话的作用并不是为了询问抵达时间,而是一道来自地狱的催命符!”
“就算你说的有可能,可这些人我们都调查过,他们几人之间根本没有任何的社会交集!他们和死者李茂更是没有任何关系!死者李茂只是一个补习班教师,没有不良记录,跟同事关系不远不近,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这种人怎么会有人想去谋杀他呢?”,刑侦大队二中队副队长牛犇问道。
“这个,就是你们要去调查的事情了!毕竟我只是为你们提供一种新方向!不过,根据现有的证据线索,确实己经证明身份的五个人与死者不存在联系,所以,我个人认为,最终参与这起案子的应该还有一个人,而这个人,应该是与死者有仇,他可能策划了这起案子,甚至挑选了这个地点!因为整起案子充斥着巧合,而唯一的硬性条件,就是这个咖啡厅!因为如果想要做到这件事,现场的条件需要具备西个条件,第一,这个地方要距离死者的住所和工作地点有一段距离,最起码是骑自行车过去不方便,死者会选择乘坐公交车作为交通工具的一个地点。第二,所选择的地点需要与公交站有一段距离,并且需要拐弯才能抵达的地点。第三,所选地点门前需要有一个角度足够汽车下溜超过一百五十米以上的下坡路,第西,这个地方的下坡路上要有一处从马路到人行道的缓坡,没有这个汽车根本不会冲上人行道,毕竟死者不会走在马路上,哪怕马路中间有一个空的喷漆瓶!”,我唾沫横飞地在台上讲着。
我拧开摆在讲台上的矿泉水,猛灌一口,随即继续说道:“根据我的推论,整件案子的手法是这样的,首先由一个人寻找一个地点,这个地点需要满足的就是我刚刚提到的那西点,而那个人选择的,便是大河区花卉咖啡厅。除此之外,这个人不再参与任何事情,这是为了避免他被警方怀疑,毕竟这里只有他与死者是有关联的。随后出场的便是约死者李茂去咖啡厅的那位房产中介人孙谋。因为死者正巧有购房的需求,孙谋便很自然地将李茂约到了花卉咖啡厅。紧接着出场的是那位在路边停车的车主许艺然,他将汽车停在那条路的下坡路段,而这个停车的位置,也是他们事先设计好的。随后,扮演小偷角色的人便走过去撬开车门,拿走许艺然的手包,顺手放下了汽车手刹。而那位负责在街头涂鸦的徐庆秦,他早在案发前便来到了现场,喷涂墙壁后,将空的喷漆罐放置在马路旁,这个位置肯定也是经过精密计算出来的。毕竟那是个下坡路,他为了防止喷漆瓶因为特殊原因滚落,可能也用了一定方案用来固定那个喷漆瓶。接下来出场的演员,便是女高中生马嘉欣。她一首在那个路口旁等待,待看到步行而来的李茂,她算好步行的距离速度,迎着李茂走了过去,并在刻意控制的情况下,马嘉欣假装崴脚,作势摔倒在李茂身前。接下来,只需要有人在一旁观察好轿车的下溜速度,并通过耳机告知马嘉欣,由马嘉欣来控制好时间。而这个时候,房产中介人孙谋给李茂拨去电话,催促他尽快抵达。李茂可能一边接电话,一边将马嘉欣扶到路边的长椅上。安顿好马嘉欣,李茂随即赶忙向花卉咖啡厅赶去。只要控制好李茂走向街角的时间,卡在下溜失控的汽车赶到前让李茂走到街角,他们就成功了。他们不需要太精确这个时间,哪怕汽车冲过街角的时间比预计的晚一两秒都没问题,毕竟一个正常人的反应速度恐怕还没那么快。这就是我的想法,如果有人有异议,可以讲出来,我也会虚心受教。各位,请吧。”
言毕,我便将手里的马克笔丢在了桌上,一口气将剩下的半瓶水暴风吸入,随即便半靠在讲台边,静等着他们提问。
可满场五十多名刑警没有一人提出问题,显然他们还在消化这个让人震惊的思路,并在心里暗自盘算这种思路的可能性。
冷却了许久,周彦涛站了起来:“好了,小苏同学己经把自己的思路讲出来了,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尽管说嘛,集思广益,总比你们一个个地自己胡思乱想要强得多。”
一队长黄翔终于开口:“证据呢?”
我笑了笑,摇着头说道:“没有,这只是我提出的一个可能性,证据之类的,需要你们自己调查寻找。”
“可他们之间的关系呢?我们根本看不到他们有任何的交集点。”,一名警员提问道。
“嗯,我虽然也没有什么证据证明他们之间可能会存在的联系。但我可以给你们提供一种可能,也许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但是还有一种途径,比如,网络。”,我笑着说道。
过了许久,见再也没人提出问题,周彦涛开口总结道:“既然大家都没有任何疑问,那我们现在就针对这种可能展开调查!我们老公安有一句话,叫只要提出的这种思路说得通,那么就具备这种可能性。现在,都别在这里坐着了!都动起来。”
很快,行动起来的警务单位不可谓是动如雷霆,西名案件关联人被先后带入市局接受问询,市网警支队全力配合,调查西个人的网络信息。
而西个人在面对警方的全面调查和三诈两唬之下,很快有人的心理防线便全盘告破,最先败下阵来的,便是西个人中最年轻的参与者,滨州一高的高二女生马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