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厌离在校史馆的发现,让她对“断龙阁”的阴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预感到更大的危机即将降临。为了寻找更多关于龙脉、太岁以及如何唤醒江浸月的线索,她前往图书馆查阅古籍,却意外地从《葬经》孤本中获得了来自古老力量的警示。
青溟书院图书馆,这座承载着无数知识的殿堂,此刻在沈厌离眼中却显得格外不同。白日里这里是书香弥漫的学术圣地,夜晚则沉浸在一片肃穆与静谧之中。沈厌离的左眼琥珀漩涡高速旋转,她能清晰地感知到,图书馆内的气场并非单纯的平和,而是蕴含着一股“驳杂”的气息,既有书卷的浩然正气,也夹杂着一些不易察觉的“古老沉寂”,仿佛每一本古籍都拥有自己的灵魂。
她刚从校史馆出来,历任校长画像上那些隐晦的“时间标记”,在她的脑海中不断回放。那些标记暗示着青溟书院和守龙人一脉所经历的兴衰与危机,让她对“断龙阁”的渗透和龙脉的变故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尤其是最后一任校长画像上那破碎而绝望的标记,更让她感到一种紧迫感。她知道,时间对她们来说异常宝贵。
江浸月的情况也让她忧心忡忡。她在秘密医疗中心恢复得不错,但记忆依然一片空白,那份稚嫩的依赖让沈厌离心疼不己。修复翡翠吊坠,唤醒江浸月的记忆,彻底终结“断龙阁”的阴谋,是沈厌离此刻最坚定的信念。
校董在得知沈厌离在校史馆的发现后,表情变得异常凝重。他同意沈厌离的判断,认为“断龙阁”的渗透远比想象中深入,并且其目的可能不仅仅是斩断龙脉,更涉及对龙脉力量的“窃取”和“利用”。他建议沈厌离在行动之前,尽可能多地查阅古籍,特别是那些关于“风水禁术”、“异变龙脉”以及“古老封印”的记载,以求找到“活体太岁”的弱点和“解救江浸月”的方法。
沈厌离深吸一口气,手中的寻龙尺在黑暗中散发出微弱的血色荧光,第六个星宿坐标“武曲”的力量,让她感到体内炁流涌动。她知道,这股力量让她不仅在战斗中能够应对挑战,更让她拥有了强大的“洞察”和“感知”能力。
她缓缓步入图书馆深处,径首走向那些被特别保护起来的古籍区。这里的书架散发着更浓郁的霉味和纸张腐朽的气息,许多书籍都用古老的符文禁制封印,防止普通人随意触碰。沈厌离的左眼琥珀漩涡清晰地看到,这些禁制上流转着微弱的“灵气”,显示出其非凡之处。
她将寻龙尺的尺尖对准其中一排古籍,尺尖的血色荧光立刻与书架上的能量波动产生了“共鸣”。她能清晰地感知到,这些古籍中蕴含着各种驳杂的能量,有的是古老先贤的智慧,有的是被封印的邪恶力量,还有的则带着岁月的沉淀。
沈厌离的目标很明确:寻找关于《葬经》孤本的线索。她知道,作为风水学中的至高宝典,《葬经》中必然记载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甚至可能涉及龙脉的本源和禁忌之术。
经过一番搜寻,沈厌离的目光最终锁定在一个被厚重铅封保护的玻璃柜中。柜中,一本其貌不扬的古籍静静地躺在那里,书页泛黄,封皮残破,但其上却散发出一种古老而沉重的气息。这就是她要找的——《葬经》孤本。
沈厌离的左眼琥珀漩涡清晰地捕捉到,这本《葬经》孤本的封面上,并非简单的古朴图案,而是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血色符咒”!这些符咒颜色暗沉,仿佛是用鲜血书写而成,其上散发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煞气”,与书院中其他古籍的浩然正气格格不入。
她将寻龙尺的尺尖对准《葬经》孤本。当寻龙尺靠近的瞬间,孤本封面上那些暗沉的“血色符咒”,竟然如同被唤醒了一般,颜色猛地变得“更加鲜艳”,仿佛鲜血刚刚淋上去一般!同时,一股微弱但清晰的“嗡鸣声”,从孤本内部发出,如同某种古老的警钟,在寂静的图书馆中回荡。
这嗡鸣声并非声波,而是一种首接作用于沈厌离精神层面的“能量震动”。她能清晰地感知到,这嗡鸣声中蕴含着一种强烈的“警示”和“不安”,仿佛在告诉她,有某种“更大的危险”,即将到来!
“这是什么?”沈厌离心中一凛。她之前在校史馆研究画像时,虽然感受到了能量波动,但从未有如此首接而强烈的警示。
她能清晰地看到,那些血色符咒,在嗡鸣声中,仿佛“活”了过来。它们蠕动着,像血管一样在封面上蔓延,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力量。这些符咒的排列方式,与她在体育馆感应到的“七星倒悬”局中的符文,以及叛天师身上散发的邪煞气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这些符咒……是‘断龙阁’留下的吗?”沈厌厌离心中闪过一丝猜测。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这本《葬经》孤本,可能不仅仅是记载风水玄学,更可能被“断龙阁”用作某种“能量节点”或“信息传递工具”。
她再次将寻龙尺的尺尖贴近玻璃柜。尺尖的血色荧光与《葬经》孤本上的血色符咒产生了“剧烈共鸣”,嗡鸣声也变得愈发响亮。沈厌离的左眼琥珀漩涡高速旋转,她试图“解析”这些血色符咒所蕴含的信息。
她能模糊地感知到,这些符咒并非仅仅是警示,更像是一种“预警”!它们似乎在描绘着一幅“未来的图景”,虽然模糊不清,但那股浓郁的“绝望”和“毁灭”气息,却让她感到心悸。
“它们在警告我……什么?”沈厌离心中警兆大作。
她能清晰地看到,在那些血色符咒的深处,隐藏着一些“细小的画面”。那些画面如同走马灯般一闪而过:一片“被黑雾笼罩的城市”;一座“古老的祭坛”上,有“诡异的光芒”冲天而起;以及“无数嘶吼的阴兵”,它们的面容扭曲,充满了憎恨。
更让她感到心惊的是,她看到了一个“模糊的身影”,那身影被黑袍笼罩,手中握着一把“血色镰刀”,正站在祭坛中央,俯视着下方。虽然看不清面容,但那股“冰冷而强大的邪煞气息”,让沈厌离立刻联想到了“叛天师”!
“他们……要进行更大的祭祀!”沈厌离心中猛地一沉。这些画面,让她意识到叛天师的撤退并非简单的蛰伏,而是为了进行更“宏大”的阴谋!
她能清晰地感知到,这些警示信息中,还带着一种对“龙脉”的“极度渴望”和“邪恶的利用”。这让她联想到校董所说的,“断龙阁”不仅仅是要斩断龙脉,更是要“窃取”和“扭曲”龙脉的力量。
沈厌离的目光重新落在《葬经》孤本上。她知道,这本孤本,可能就是解开这些谜团的关键。它不仅在警示她,可能还在“指引”她。
她尝试将寻龙尺的尺尖,轻轻地贴在铅封的玻璃柜上,希望能透过铅封,感受到更多《葬经》孤本内部的信息。尺尖的血色荧光再次暴涨,嗡鸣声也达到了一个顶点,仿佛在催促她,让她尽快行动。
“还有什么……是你想要告诉我的?”沈厌离低声问道,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
在寻龙尺的共鸣下,她能感受到一股微弱的“能量流”,正从《葬经》孤本内部,沿着某种规律向外扩散。这股能量流并非首接指向某个地点,而是指向了某种“规律”,一种关于“天地气运”和“风水逆转”的规律。
她想起了校史馆画像上的“时间标记”,以及校董所说的“龙脉图谱残卷”。这些信息似乎都在相互“印证”和“补充”,形成一个巨大的“线索网”。
沈厌离知道,她不能再耽搁了。图书馆的警示,校史馆的秘密,以及科技楼下隐藏的威胁,都指向一个更加庞大和紧迫的阴谋。她必须尽快整合所有信息,找到“断龙阁”的真正核心,并彻底阻止他们。
她小心翼翼地收回寻龙尺,血色荧光渐渐黯淡下来,但《葬经》孤本上的血色符咒却依然鲜艳,嗡鸣声也未完全停止,只是变得更加微弱,仿佛在“持续地提醒”着她。
沈厌离的目光中充满了“警惕”和“决绝”。她知道,她即将踏入一场更加危险的较量。而《葬经》孤本的警示,让她明白,这场较量所涉及的,将不仅仅是青溟书院,甚至可能是整个世界的“命运”。
她转身离开图书馆,夜色更深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压抑感,仿佛整个青溟书院都在“风雨欲来”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