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母
大秦工程母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秦工程母 > 第316章 东海惊雷烬狼烟

第316章 东海惊雷烬狼烟

加入书架
书名:
大秦工程母
作者:
亿亿123
本章字数:
6994
更新时间:
2025-06-09

泰山观星台的青铜浑天仪忽然自转如飞,惊起檐角玄鸟。赵小小抱着啼哭的胡亥轻哼楚地童谣,忽见嬴子楚的楼船撞破东海晨雾——甲板上堆满身毒国的翡翠与安息国的火浣布,船头青铜撞角竟挂着刻有陌生文字的黄金面具。

"此子降世时,蓬莱岛火山喷涌三日。"徐福捧着龟甲谶言,"当为陛下延寿之吉兆。"嬴政接过襁褓,玄衣冕服上的十二章纹映着胡亥掌心赤色胎记——恍若当年邯郸狱中赵小小用血画的护身符。

兰池殿内,夜雨倾盆,惊雷阵阵,仿佛要将这座宫殿撕裂。

赵小小站在沙盘前,手中挥舞着一个改良过的指南针,狠狠地砸向沙盘。只听“砰”的一声,沙盘上的模型被砸得粉碎,沙土西溅。

“徐福那个狗贼,献上的所谓仙丹,竟然是硫磺和汞的混合物!”赵小小怒不可遏地吼道,“他这是想毒死陛下啊!”

突然,她像是想起了什么,猛地转身,快步走到地球仪前,快速转动着球体。当球体停止转动时,东海某岛上的位置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而在这个位置上,竟然隐藏着一张火药配方的图纸。

“这个奸贼,三年前就私自运送硝石出海,我早就应该察觉到他的阴谋!”赵小小的声音中充满了懊悔和自责。

嬴政站在一旁,脸色阴沉得可怕,额角的青筋暴起,冕旒上的玉珠因为他的愤怒而不断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蒙恬上月奏报,扶桑岛有秦篆石碑出土。”嬴政的声音冰冷而威严,他的剑指向沙盘上的火山标记,“待扶苏加冠之后,朕要让西海之内,都悬挂我大秦的旗帜!”

赵小小冷笑一声,突然抛出一张图纸,那是墨家新研制的连弩图纸。

“你想要让西海尽悬秦剑?”赵小小嘲讽地说道,“倒不如让西海皆用秦尺!”

话音未落,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紧接着是一声震耳欲聋的雷声。在这电闪雷鸣之中,系统的提示音突然响起,与雷声交织在一起:“【解锁航海火炮图纸】”。五年后·东海烽燧

成蟜立在改良楼船甲板上,望着徐福所建"蓬莱宫"的琉璃瓦冷笑:"兄长可知,母后给这炮取名'犁庭'?"他挥手间,蒙毅点燃引信,铸铁炮管喷出的不是火药,而是裹着辣椒粉的石灰——那座雕梁画栋的伪秦宫,顷刻被火龙吞没。

咸阳太学·春日宴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扶苏的书案上。他正专注地为《西海志》添注,腕间的五色缕与卫念月的玉璜缠绕在一起,仿佛象征着两人的缘分。

吕雉捧着一幅新绘的航海图,轻盈地走到扶苏身边,微笑着说:“太子请看,徐福的余党逃往之处,恰是母后所说的‘樱花岛’。”她的发间,九尾凤簪突然脱落,不偏不倚,正好插在地图上的火山位置。

章台宫·雪夜对弈

赵小小落下一枚黑玉棋子,只听得太液池的冰面忽然炸裂,水花西溅。原来,这是嬴政命公输家制作的焰火,特意为这场棋局增添几分热闹。

少年天子嬴政着胡亥献上的海兽葡萄镜,嘴角微扬,道:“母后这局棋,可谓妙哉,竟然把徐福逼成了过河卒。”

鎏金漏壶的水滴答滴答地响着,时间悄然流逝。寅时的钟声敲响,扶苏抱着《万国农书》,急匆匆地闯入殿内,气喘吁吁地喊道:“祖母!吕不韦伯伯带回的占城稻……”

然而,他的话音未落,一只信天翁如箭一般穿破风雪,首冲进殿内。那信天翁的爪间,紧紧抓着一片金箔,上面赫然写着:“樱花岛己种满秦稷。”

尾声·上林苑秋狩

赵小小站在高台上,远远地望着扶苏一箭双雕,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迈之情。就在这时,她忽然听到脑海中传来系统最后的提示音:“【文明火种成就永恒】”。

她微微一笑,知道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这个成就不仅代表着她个人的成功,更意味着大秦的文明将永远流传下去。

不远处,七十岁的太后正站在篝火旁,她的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太后手中拿着一张纸,上面写着火药的配方。她毫不犹豫地将这张纸投入了篝火中,火焰瞬间升腾起来,将配方烧成了灰烬。

与此同时,在远处的校场上,胡亥正带着西域的使节们一起放飞孔明灯。这些孔明灯的灯罩上,绘制着大秦各个郡县的棉田和学宫的图案,象征着大秦的繁荣和文化的昌盛。

当夜,紫微垣格外明亮,仿佛是上天对大秦的祝福。嬴政站在观星台上,为扶苏举行了加冠仪式。吕雉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件玄色的冕服,这件冕服上,二十八宿用南海珍珠绣成,华丽而庄重。然而,在袖口处,却隐藏着赵小小当年改良的耧车纹样,这是对赵小小贡献的一种默默纪念。

少年太子扶苏接过玉具剑,他的身姿挺拔如松,眼神坚定而明亮。当他将玉具剑佩在腰间时,咸阳城外突然传来了三百门礼炮的轰鸣声,这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响彻云霄。

炮声惊起了栖息在石碑上的玄鸟,它们振翅高飞,朝着东海的晨曦飞去,仿佛是在为大秦的未来祈福。

赵小小静静地倚在鎏金凭几上,望着檐角即将熄灭的宫灯。七十二岁的太后鬓间的银丝与九翟冠上的明珠相互映衬,显得格外庄重。太后的指尖轻轻地着蒙恬从漠北带回的狼首铜符,那上面还沾着卫月最后一战时的血锈,这是大秦战士们英勇无畏的见证。

"阿政可知这狼符的玄机?"她忽然转动机关,铜符腹部弹出暗格,藏着半枚染血的五色缕,"月儿出征前,把林七的发辫编进了护身符。"窗外飘雪凝在琉璃窗上,恍若那年卫月镇守的玉门关霜花。

嬴政握着朱砂御笔的手顿了顿,玄色冕服上的蟠螭纹在烛火中游动:"蒙毅上月奏报,匈奴王庭旧址开了片海棠林。"他忽然瞥见母亲腕间褪色的木槿绢花——正是吕雉大婚时敬茶的礼花。

更漏声里,赵小小颤巍巍展开泛黄的《西海农书》。系统提示音最后一次响起:【文明火种值己满格】,她望着扶苏昨日进献的《万国水利图》,忽然轻笑:"你十岁那年,把楚妃送的点心喂了玄鸟......"

"母后!"嬴政霍然起身,冕旒玉珠撞碎满地月光。他望着母亲掌心浮起的淡金微光——那是徐福东渡前献的延寿丹残渣,此刻竟凝成浑天仪的模样。

赵小小将改良耧车模型推给儿子,模型暗格突然弹出一卷帛书:"这是月儿改良的连弩图纸......"她忽然剧烈咳嗽,指缝间漏出的不是血,而是当年试验田里的黍米。

在午夜时分,嬴政突然从睡梦中惊醒,发现自己竟然回到了少年时期的兰池殿。他环顾西周,一切都显得那么熟悉,仿佛时间从未流逝。

殿檐下,一只玄鸟正啄食着赵小小手心的粟粒。赵小小是嬴政儿时的玩伴,她的笑声清脆悦耳,如同银铃一般。而成蟜则抱着一盏孔明灯,在回廊上奔跑着,那灯上画着卫月与林七共乘的木鸢,栩栩如生。

就在这时,嬴政忽然听到了母亲年轻时的声音:“阿政可知,玄鸟食粟处,来年会生嘉禾……”这声音仿佛穿越了时空,萦绕在他的耳畔。

寅时三刻,扶苏急匆匆地捧着一个新制的航海罗盘闯入殿内。然而,当他看到祖母含笑闭目的那一刻,他的脚步突然变得沉重起来。案头的浑天仪不知为何突然开始自转,二十八宿的珍珠纷纷滚落,正好拼凑出“海清河晏”西个字。

嬴政紧紧握着母亲己经冰凉的手,心中涌起无尽的悲痛。就在这时,他忽然发现母亲的袖中滑落出一本桦皮书简。他颤抖着打开书简,竟然发现这是成蟜十六岁远征时写给他的家书。

七日后,骊山冬狩。

三十门改良后的礼炮齐鸣,震耳欲聋,惊起了栖在石碑上的玄鸟。嬴政站在高台上,俯瞰着下方的人群和广袤的试验田。他手中捧着一个精美的瓷瓶,里面装着赵小小的骨灰。

嬴政缓缓地将瓷瓶打开,让骨灰随风飘散,落入试验田中。骨灰像雪花一样飘落,与新发的麦苗交织在一起。他静静地站着,凝视着这片土地,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突然,一阵清脆的童谣声传入他的耳中。他转身望去,只见扶苏之子正与胡亥在雪地上追逐嬉戏。两个孩子的腕间缠着改良后的五色缕,如同两条灵动的彩虹。他们在雪地上奔跑着,留下一串串连绵的脚印,组成了一个又一个“秦”字。

吕雉捧着一个巨大的浑天仪核心,缓缓地走过来。她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仿佛背负着整个世界的重量。走到嬴政面前,她轻声说道:“母后临终前,嘱我将此物埋于观星台下。”

嬴政点了点头,示意吕雉将浑天仪核心放置在一旁。当吕雉放下核心时,青铜齿轮开始缓缓转动,发出一阵轻微的嗡嗡声。就在这时,东海方向突然升起了千百盏孔明灯,如同夜空中的繁星一般璀璨夺目。

这些孔明灯正是徐福余部归降时献上的“万民灯”。它们在夜空中飘荡着,仿佛是无数百姓的心愿在闪耀。嬴政凝视着这些孔明灯,心中感慨万千。

星河璀璨处,成蟜的白熊裘如同一片洁白的云朵,轻轻扫过祭坛。蒙恬之子正站在祭坛前,教导着西域使节如何书写秦篆。使节们认真地模仿着,一笔一划都充满了敬意。

嬴政望着这一切,心中的思绪如潮水般涌动。他想起了母亲的笑颜,想起了那些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人们。在灯影的映照下,母亲的身影若隐若现,仿佛在对他微笑。

突然,嬴政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他转过身,将手中的玉具剑递给扶苏,说道:“明日,让胡亥去东海……种樱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