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铁头今年50多,干了一辈子的铁匠。
在这个电还没有普及的年代,要想打铁,全靠人力拉风箱,打铁的时候还要抡开胳膊使劲打。
这个年代铁匠的生活环境异常艰苦,不仅需要承受高温,而且还需要出大力气。
老话说的好,世间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
听老辈人说,陈铁头年轻的时候身体特别好,特别有劲儿,非常能干,那会儿身边还老跟着几个学徒。
现在年纪大了,他慢慢也不接这种重活了,就靠给村里人修补修补工具,补补锅之类的过生活。
陈铁头长得干瘦,身上的衣服也有些破,一双手因为常年劳作都有些变形,手掌上面的老茧厚的都握不住拳头。
陈铁头干活很麻利,没一会儿这锅就修好了。
陈铁头洗了洗手,才从陆明远手里接过了那张纸,他眯起眼睛看了看。
“好多年没打过了,你俩要个啥样的?要我说新房又是新婚夫妻,弄个双喜纹又好看又喜庆。”
“双喜纹,我爹也说这个好。”陆明远看向林秀云询问道:“要不然咱就弄这个吧,这名字怪好听的。”
林秀云点了点头,陆明远不怕花钱,又要一个最沉的,结果被陈铁头一下子给否了。
“你们年轻不懂事儿,在村里不能那么招摇,你现在在村里干的事儿,我也知道点儿,你还是低调点比较好。”
陈铁头看起来很有经验的样子,他又说道。
“你赚了钱,眼红的人又多,小心别人给你使坏,你安一个沉的,第2天天没亮,这玩意儿就没了。”
陆明远觉得对方说的有道理,就看向了林秀云,让她做决定。
林秀云是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她点了点头小声说道:“我觉得陈叔说的有道理,咱们还是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吧,别太惹眼。”
陆明远点头答应了下来。
交了定金以后,两人就从陈铁头家里出来,手拉着手往新房的方向去。
两人在附近转了一圈,就听见陆明远说道:“马上就开春了,等着冻土化了才能动手挖地基,我想过了,手头的钱够盖6间大瓦房的。”
“里面所有的窗咱都用玻璃,不用以前的纸窗,这玩意儿又不结实又难看,最主要的是还挡光。”
“而且我想了,咱们这儿冬天太冷了,光一个火炕可不够。”
说到这儿,陆明远两眼都放光。
“咱们首接弄一个地暖,你觉得咋样?”
林秀云被陆明远的奇思妙想给弄的吓了一跳。
“啊?地暖?那肯定很贵吧?明远哥,你不是刚刚承包了100多亩地,这又要盖新房,还要弄这些东西,你哪来这么多钱呀?”
“有我当然有,要是没有我也就不提了。”
陆明远认真的看着她。
“冬天太冷了,你跟着我,我不能让你过苦日子,别的我现在也没有,能让你住的暖和一些,吃饱穿暖就是我最大的快乐了。”
“秀云,我不想让别人觉得你嫁给我,后半辈子就毁了,我想让你成为别人羡慕的女人。”
林秀云很惊喜,她没有想到陆明远为了建一个新家,竟然下了这么大的本钱,更没有想到他竟然会这样说。
这样真心的话,比任何的情话和表白都让她暖心。
欢喜过后,她心里又突然涌上一些自卑,觉得自己配不上这样的生活,不自觉的说道。
“可是我……明远哥其实你不用这样子的,我又不是没有过过苦日子,其实我……”
“秀云,别这样说自己。”陆明远双手捧着她的脸:“我对你是真的,虽然我平常不说,但我真的特别特别喜欢你。”
“我等着你嫁给我的那一天。”
一个吻缓缓的落下。
林秀云的意识和身体,在对方毫不保留的爱里逐渐融化……
很快。
沉寂了一整个冬天的山。
终于等到了开春。
山上的冰雪开始逐渐消融,最后融化成河水顺着原来的轨道流向了村庄。
期间陆明远上山上挖了好几次雪蛤,留了一部分,剩下的分批次让刘栓柱送去了北国大饭店。
就这样,陆明远己经完成了初步的资本积累。
他的手头宽裕,新房自然要选最好的料子,不仅如此,没等他找人干活,村里很多青壮年就自发的上门来。
农村就是这样,一般很少会从外面雇人盖房,都是村里相熟的人主动来帮忙。
来的人越多,就表明主家的人缘越好。
从收冻青开始,陆明远带了不少人发家致富,所以一听说他家要动工盖新房,报恩的来了不少,想要巴结他,跟他家搞好关系的人更是不少。
晚上,王桂芝掰着手指头算来算去。
“这做饭就得摆好几桌,咱家现在也有点钱了,他们来帮工,咱也不能让他们吃的不好。”
“老二你明天推板车出去一趟,我听说隔壁村赶集有人卖猪肉,你先买他个20斤……不对,20斤不够买30斤吧。”
王桂芝虽然抠门,但那是对她自己,不管是对孩子,对丈夫,还是对外人,她都会尽量保持体面。
“虽然以咱家的条件,炖炖红烧肉肯定是供不上了,但是酸菜炖大骨头,白菜猪肉粉条这些菜还是能吃得上的。”
陆明香说道:“可是过两天我就开学了,没人帮你咋整,你一个人忙得过来吗?”
王桂芝脸上带着笑,摆了摆手。
“还用得着你操心呀,你月英嫂子,春香,还有吴银花,她们都给我捎信儿了,说盖房子这两天轮流帮我做饭。”
“你就安心的上你的学去吧,家里的事儿用不着你操心。”
陆明香吐了吐舌头,她伸手捏了捏小麦的手,突然说道。
“妈,要是小麦爹妈不来找。”
“要不咱就留下吧?”
“就给我当妹妹,大名我都想好了。”
“叫陆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