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斗战胜佛孙悟空
话说唐僧受唐太宗李世民之托,前往西天取经,十四寒暑如一日,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来到长安大明殿内复命。
复命后,唐僧师徒到了玉真观,一阵扑鼻香味来袭,小道士早已准备了几大锅香汤,师徒四人宽衣解带,洗去一身凡尘沐浴安歇。
第二天,孙悟空引着师父、师弟,徐徐缓步攀登灵山。只见半天中祥光五色,瑞蔼千重,转眼到了灵鹫高峰,佛祖圣境。师徒四人迈过雷音寺山门,一步步踏过九千九百九十九级台阶,终于登上大雄宝殿。
抬眼望去,只见如来佛祖头顶佛光闪耀,面容慈祥,眼神清澈,身穿袈裟,手持钵盂,脚踏莲花宝座,端坐在莲台上,庄严而神圣。
唐僧、悟空、八戒、沙僧倒身下拜如来,又向左右再拜。然后,复向佛祖长跪,将通关文牒奉上。
一阵浑厚洪亮声音传来,如来佛祖开始封赏唐僧四人:
“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今取得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zhān檀功德佛。”
“悟空,汝因大闹天宫,压在五行山下,幸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
“猪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帅,为汝蟠桃会上酗酒戏了仙娥,贬汝下界投胎,身如憨猪,今保圣僧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
“沙悟净,汝本卷帘大将,先因蟠桃会上打碎玻璃盏,贬汝下界落于流沙河,今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
“白龙马听令,汝驮负唐僧取经有功,为八部天龙马。”
封赐完毕后,师徒四人皆感恩领命,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感慨。从此之后,师徒四人各自居住在西天极乐世界,每人都有佛宫。
唐佛的佛宫是东胜神洲;孙悟空的佛宫在南赡shàn部洲;猪八戒的佛宫是北俱芦洲;沙僧的佛宫是西牛贺洲。小白龙的佛宫在天上,和太白金星成了近邻,可是他怀念西海家人,天上佛宫空在那,让太白金星帮忙照看着,自已住到西海龙宫自已家里了。
最让孙悟空高兴的事倒不是成为斗战胜佛,谁也没想到孙悟空一到南赡shàn部洲的佛宫,第一件事竟然是找镜子,这位从来不注重猴样的大神,四处乱串,可偏偏佛宫没有衣镜,终于在南门入口处找到仪容金镜。他要镜子干嘛呢?
金色大镜里面站着位身形高大而挺拔的汉子,威风凛凛,浑身上下散发着神圣的光芒,金色的毛发柔顺而闪耀,火眼金睛中透露出洞察一切的智慧与平和。那根如意金箍棒依然被他紧握在手,散发着威严。
即使成佛了也没改变孙悟空的性格,他骨子里的那份不羁与叛逆依然存在,只是更加内敛。他对待众生充满了关爱与怜悯,可依然保持着那份率真和正直,不做作,不虚伪,始终坚守着自已的本心。孙悟空虽然本领更加高强,神通更加广大,但依然保留了曾经的果敢与英勇,敢作敢为,不畏艰难险阻,又多了一份沉稳与慈悲。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急躁冲动,变得更加从容淡定,可偶尔也会稍许急躁。
孙悟空突然一个转身,一个筋斗云翻到天界处,朝着三界大喊:俺齐天大圣自由了!纵使成佛他也hold不住,依然这么率真。
原来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竟然自动消失了,这可紧紧紧箍了他十四年,他再也不担忧唐僧念念有词的紧箍咒了。
其实孙悟空成佛后,虽然仍在极乐世界,可除了天条律法,他已不再受到如来佛、观音等的严格约束。成佛意味着他已经达到了一种更高的境界,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和智慧,能够以自身的觉悟和修行来行事,甚至可以随意去到凡界。
古人说先苦后甜,师徒四人过着非常悠哉的日子,每日打个照面,和众多佛菩萨一起修行参悟佛法,互相增进自已的智慧和境界,或者天庭到处逛逛,串门交流感情,不亦说乎。
虽然无比快活,可孙悟空能耐得住寂寞吗?猪八戒能耐得住寂寞吗?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