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腹地,中原重镇,新郑。
昔日韩国故都,如今是大秦颍川郡治所。李斯的“盐铁官营”、“均输平准”、“严查匿田匿口”三把火,在这里烧得尤为猛烈。
新设的盐铁官衙气派威严,门前却排起了长龙。百姓拿着官府配发的“盐引”、“铁引”,在胥吏的呵斥和刁难下,苦苦等待那限量供应、价格却比私盐高出三成的官盐,以及粗笨不堪、价格不菲的劣质官铁农具。
城外,均输官设的仓库囤积着大量从别处低价收来的粮食布匹,本应平抑物价,却因管理混乱、胥吏中饱私囊,导致本地粮价反而被少数勾结官府的大商人操控,时高时低,民怨沸腾。
更可怕的是“清丈田亩”。一群如狼似虎的“清田使”(多为李斯门生故吏或赵高安插之人),手持丈杆,在地方胥吏的带领下,闯入乡间。他们根本无视田契,随意指认“匿田”,动辄将自耕农祖传的田亩划为“无主荒地”或“隐匿官田”充公,再转手卖给豪强。稍有反抗,便被扣上“抗旨”、“隐匿丁口”的罪名锁拿下狱,家产抄没。一时间,颍川郡风声鹤唳,无数自耕农倾家荡产,流离失所。
新郑城南,一处被“清田使”强行夺走祖田的老农,悲愤交加,于官衙门前撞柱身亡!其子持柴刀欲寻仇,被如狼似虎的衙役当场格杀!血案点燃了积压己久的民怨!
“秦法苛暴!夺我田产!断我生路!”
“狗官!还我田地!还我父兄命来!”
愤怒的人群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冲垮了衙役的阻拦,冲入盐铁官衙和均输仓库!砸烂了门匾,推倒了量具,将囤积的粮食布匹抛洒抢夺一空!混乱中,有人点燃了仓库!
“反了!反了!刁民造反了!”郡守惊恐万状,一边调集郡兵镇压,一边八百里加急飞报咸阳:“颍川郡民变!乱民焚毁官衙,抢夺官仓!请朝廷速发大军平叛!”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混乱中,几道矫健的身影如同鬼魅般在人群中穿梭。他们并非煽动者,而是冷静的观察者和…高效的破坏者!为首者,正是墨家大弟子路昭!他并未参与抢劫放火,而是带着几名精于机关术的墨家弟子,目标明确地潜入了郡守府旁存放户籍田册的库房!
“快!找到颍川郡最新的田亩清丈册和赋税账簿!”路昭低喝。他深知,要想真正帮助这些被盘剥的百姓,光靠杀人放火无济于事,必须拿到官府巧取豪夺、贪赃枉法的铁证!
库房守卫早己被外面的暴乱吸引。墨家弟子用特制的工具迅速撬开铜锁。路昭冲入满是灰尘的库房,借着窗外火光,迅速翻找。终于,在一处暗格里,找到了那几本厚厚的、墨迹未干的“清丈正册”和对应的“赋税底簿”!
他快速翻看,触目惊心!上面清晰地记录着郡守、清田使与本地豪强勾结,将大量良田以“隐匿”名义夺走,再低价“出售”给豪强的交易!更有虚增田亩、加重赋税的记录!每一笔,都沾满了民脂民膏!
“带走!”路昭将账簿塞入怀中。就在此时,一队郡兵发现了他们!
“有贼人!在库房!抓住他们!”喊杀声西起。
“撤!”路昭毫不犹豫,点燃了随身携带的几枚特制烟雾弹(墨家机关术结合“石脂”残渣所制)。刺鼻的浓烟瞬间弥漫库房!
“走秘道!”一名熟悉新郑地形的墨家弟子引路,几人迅速消失在烟雾和混乱的街巷中。他们带走的,是足以引爆朝堂的惊天罪证!新郑的烈火,烧掉的不仅是官仓,更点燃了帝国腹地反抗苛政的烽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