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的走廊里,脚步声比往常多了几分仓促。陈默刚走进值班室,就听见外面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陈医生那边的数据有问题……”
“不是说项目是靠运气成功的吗?”
他皱了皱眉,把白大褂挂在椅背上,坐下来打开电脑。屏幕亮起的瞬间,他看见邮箱里弹出几封来自内部的质疑邮件——语气含蓄但指向明确,都在问同一个问题:你们的研究数据,到底靠不靠谱?
他没有回复,只是默默关掉页面,起身走向晨会现场。
晨会上,空气比预想中更凝重。
几个年轻医生低头翻资料,老赵坐在角落,表情严肃。李浩则时不时朝门口张望,像是在等什么人。
“各位。”陈默走上前,声音不大,却足够让全场安静,“我知道最近有些传言。”
有人咳嗽了一声。
“有人说我们数据造假,也有人说我们靠运气。”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那我问一句,你们谁愿意用病人的命去赌一次运气?”
会议室一片寂静。
“这是最新的恢复数据。”他将投影打开,屏幕上是一组清晰的曲线图,“32名患者,87%有效率,这个数字我不需要解释,它自己会说话。”
一名护士低声说了句:“可……有人说你是篡改了原始记录。”
“那麻烦这位‘有人说’的朋友,拿出证据。”陈默语气平静,“否则,别拿病人开玩笑。”
他说完,看了眼角落里的一个年轻人。那人低头避开他的视线,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笔记本。
会议结束时,气氛明显缓和了些。至少没人再当面质疑。
但陈默知道,这只是开始。
下午三点,孟婉宁端着一杯咖啡进了机房。
“监控录像还没恢复?”她小声问。
“快了。”沈知夏正和一位信息科的技术员沟通,“不过权限确实被改了,得绕个弯。”
“没事,我这儿有备份。”孟婉宁从口袋里掏出U盘,“早上借巡查的时候偷偷复制了一份。”
技术员接过U盘插上电脑,几秒钟后,画面缓缓加载出来。
“等等……”沈知夏突然伸手点了一下屏幕,“这个人是不是……”
“张权的助手。”技术员点头,“凌晨两点出现在设备间门口,而且没登记。”
画面虽然模糊,但可以清楚看到他手里提着一个工具箱,神情紧张地左右张望。
“看来张医生背后,还真不止他自己。”沈知夏低声说。
茶水间里,陈默正给自己泡咖啡,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听说你最近挺忙的。”张权的声音带着笑意,“项目搞得风生水起啊。”
“还行吧。”陈默头也不回,“就是有点累,尤其是有些人总爱在背后搞事情。”
张权嘴角一抽,“这话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陈默转过身,笑着递过去一张病历单,“我记得你上次漏诊的那个病例,要不要再看看?”
张权脸色顿时变了,接过病历的手微微发抖。
“我这人记性不太好。”陈默拍拍他肩膀,“但好在我有个习惯,该留的证据,从来不会丢。”
说完,他转身离开,留下张权站在原地,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夜色渐深,医院的灯光依旧明亮。
陈默回到办公室,发现桌上放着一份新的报告——是关于实验室异常停电的分析结果。
“果然有规律。”他翻开第一页,眉头微皱,“每次停电,都是在他值班的晚上。”
他拿起手机,给老赵发了个消息:
【查一下后勤部那几个人的背景,特别是那个戴疤的家伙。】
几分钟后,回复来了:
【己经在查了,但感觉有人在刻意掩盖什么。】
他放下手机,揉了揉太阳穴。
这时,门被轻轻推开。
“你还在这儿?”孟婉宁探进脑袋,“都快十点了。”
“嗯。”他点了点头,“你呢?怎么还没下班?”
“我在等你。”她走进来,把保温杯放在桌上,“给你带了点汤,补补脑子。”
“谢谢。”他笑了笑,揭开盖子,热气腾腾。
“你今天在晨会上真帅。”她忽然说,“那些话,说得特别有力。”
“其实我只是觉得……”他喝了口汤,“医生最重要的,不是讨好人,而是对得起病人。”
孟婉宁看着他,眼神温柔,“那你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他愣了一下,随即摇头笑笑,“我不知道。”
“我觉得……你需要一个人,在你背后默默支持你。”她轻声说,“不管你怎么选,都不怪你。”
陈默沉默了几秒,然后轻轻开口:“谢谢你,婉宁。”
她点点头,转身离开。
房间里只剩他一个人,还有那杯冒着热气的汤。
第二天清晨,医院公告栏贴出一则通知:
【因系统升级,部分实验数据需重新审核,请相关团队配合提交材料。】
下面署名赫然是张权的名字。
陈默站在公告栏前,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想拖时间?”
他转身拨通电话:“老赵,准备第二套方案,我要让他们连拖延的机会都没有。”
夜晚的急诊室依旧忙碌。
陈默刚处理完一个突发病例,正准备换衣服,手机震动了一下。
一条匿名消息弹了出来:
【小心,张权己经开始联系外部机构,想提前终止项目。】
他盯着屏幕看了一会儿,然后迅速回复:
【帮我查查,是谁在审批流程上签字的。】
发送完毕,他抬头看向窗外。
城市灯火如织,而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
他抓起外套,推开门,夜风吹进来,吹散了最后一丝犹豫。
“来吧。”他低声说,“我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