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照高王万马过
曾照高王万马过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曾照高王万马过 > 第三十一章 南梁法皇

第三十一章 南梁法皇

加入书架
书名:
曾照高王万马过
作者:
永不复焉
本章字数:
3306
更新时间:
2025-07-07

南梁·建康·同泰寺暮鼓晨钟,梵音袅袅。同泰寺恢弘的佛殿内,檀香馥郁,经幡低垂。身披一袭朴素袈裟的梁武帝萧衍,正虔诚地跪坐在巨大的金身佛像前,双目微阖,手结法印,口中低声诵念着佛经。他面容清癯,须发皆白,神情专注而平和,仿佛己超脱尘世纷扰,沉浸在无上妙法之中。殿外,几名身着紫袍的重臣垂手肃立,为首者正是以干练著称的散骑常侍朱异。他们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急,却又不敢打扰皇帝陛下的清修。良久,萧衍缓缓睁开双眼,眼神清澈,带着一丝悲悯众生的佛性光辉。他并未起身,只是淡淡开口,声音平和:“异卿,何事扰我清修?”朱异连忙趋步上前,在殿门外深深一躬,双手呈上一份密封的帛书:“启奏陛下,北面急报。北魏六镇,彻底大乱!”萧衍捻动佛珠的手指微微一顿,脸上并无太多意外,只有一丝淡淡的了然:“哦?终于还是乱了。详情如何?”“葛荣于怀荒聚众十余万,僭号称帝,己破沃野,兵锋甚锐;杜洛周据柔玄,拥兵数万;怀朔镇将元深被其队主高欢所杀,高欢据城自守,周旋于葛、杜之间。然……”朱异语速加快,带着一丝兴奋,“最新密报,契胡酋长尔朱荣己率精骑突入怀朔,阵斩杜洛周,葛荣亦于乱军中被流矢所杀!高欢开城归降,其部众尽被尔朱荣收编!六镇乱局,似己被尔朱荣以雷霆手段暂时平定!”“尔朱荣……”萧衍缓缓重复着这个名字,平静的眼眸深处,掠过一丝锐利如鹰隼的光芒,快得让人无法捕捉。他缓缓起身,袈裟拂过光洁的金砖。“倒是个狠角色。葛荣、杜洛周,不过草莽匹夫。这尔朱荣,借平乱之名,收拢精兵悍将(高欢等),尽得六镇骁勇……其志恐不在小。北魏朝廷,怕是养虎为患了。”他踱步到殿门前,望着寺中葱郁的古柏和远处建康城繁华的轮廓,语气依旧平和,却蕴含着洞悉世事的智慧:“胡灵珊(胡太后)与那孺子皇帝(元诩),一个耽于享乐弄权,一个年幼暗弱。元叉、元怿之流,内斗不休。朝廷中枢如此,纵有雄兵,亦难御此枭雄。此乃天赐良机于我大梁。”朱异眼中精光一闪:“陛下圣明!臣等亦以为,北魏内乱方炽,元气大伤,尔朱荣虽暂平六镇,然其根基在北,与洛阳朝廷必有龃龉!此正是我朝经略淮北,甚至……图谋中原的绝佳时机!是否即刻传旨,命沿边诸镇厉兵秣马,伺机北进?”萧衍微微摇头,脸上露出一抹高深莫测的笑意:“异卿,稍安勿躁。佛曰,静观其变。北魏之乱,根深蒂固,非一战可平。尔朱荣与洛阳,必有一争。此时我若大举兴兵,反会迫使其二者暂时联手,共御外侮。”他转身,目光扫过阶下诸臣,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传朕旨意:一、加封北兖州刺史羊侃为都督徐、兖诸军事,令其加固城防,广布斥候,严密监视北魏动向,尤其留意尔朱荣所部及河北流民动向。若有小股魏军或流寇犯境,务必迎头痛击,彰显我大梁国威!二、密令陈庆之,精选白袍军士(陈庆之麾下精锐,惯着白袍),着其以巡边、剿匪为名,向北渗透。重点打探尔朱荣所部虚实,尤其是那新降的高欢等部将的底细、矛盾。若有机会……设法接触,或可晓以利害。三、着有司,于淮北诸州设立粥厂,广纳北地流民。凡来归者,赐予田宅,妥善安置。务使其知我大梁乃仁义之邦,与北魏暴政天壤之别!”他顿了顿,眼中那抹属于帝王而非僧侣的锐利再次闪现:“至于北伐……时机未至。待其两虎相争,筋疲力竭之时,才是我大梁王师,收取中原,一统寰宇之日!在此之前,当如潜龙在渊,静待天时。南面……交州林邑小丑跳梁之事,亦不可懈怠,着广州刺史速速平定,勿使分心。”“臣等遵旨!”朱异等人心悦诚服,躬身领命。他们知道,陛下虽身披袈裟,诵念经文,但那双洞察世事的眼睛,从未离开过这纷乱的天下棋局。他看似无为,实则己将下一步棋,稳稳地落在了淮水之滨,落在了尔朱荣与洛阳朝廷那脆弱的平衡点上。同泰寺的钟声再次悠扬响起,梵音依旧。建康城沐浴在江南温润的暮色中,繁华而安宁。然而,在这份安宁之下,一场针对北方乱局、谋定而后动的布局,己然悄然展开。北魏的烽烟,不仅灼烧着北方的土地,也清晰地映照在南梁君臣,尤其是那位身披袈裟的帝王心中。他如同一位最耐心的渔夫,在钟磬梵呗声中,静静地等待着收网的时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