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天策传
龙天策传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龙天策传 > 第一百二十章 未央宫深求良将 天策将略定河湟

第一百二十章 未央宫深求良将 天策将略定河湟

加入书架
书名:
龙天策传
作者:
爱笑的花猫
本章字数:
5426
更新时间:
2025-07-07

第一节 西平关破羌势炽

宝隆二年春,青唐羌在瞎毡率领下连陷松、银、灵、西西州,又趁势攻克西平关。这座控扼河湟的雄关一失,羌兵如潮水般涌入湟水谷地,兵锋首指重镇西宁。败报传入神都,未央宫的铜壶滴漏声都显得格外沉重,少帝习明湜盯着舆图上西平关陷落的朱红标记,手指因用力而发白。

“郭丞相!”少年天子猛地转身,眼中满是血丝,“西平关乃河湟门户,如今失守,西宁危在旦夕!你说!现在该怎么办?”

郭文桧白须颤抖,额角渗出冷汗。他刚因苏文宝兵败被言官弹劾,此刻又闻西平关破,竟一时语塞:“陛下……老臣……老臣举荐太仆寺卿宋老成,他……”

“又是你举荐!”习明湜怒拍龙案,“苏文宝的教训还不够吗?”但满朝文武中,竟无人敢接平叛之任,他最终只能咬牙道:“传旨,令宋老成率五万边军,即刻开赴黑水关,务必挡住羌兵!”

第二节 兵败黑水羌势张

宋老成是个久历边事的老将,却因郭文桧克扣军饷,麾下五万边军缺衣少食。他退守黑水关后,本想凭险据守,却被瞎毡率羌兵绕后夹击。羌人用牛皮筏子渡过湟水,夜袭宋老成的粮草大营,火光映红了河谷。

“羌兵劫粮了!”汉兵惊呼西散,宋老成拔剑砍杀数人,却无法阻止溃败。黑水关失守,宋老成率残兵退往西宁,一路上不断有逃兵加入羌军,瞎毡的叛军从三万激增至七万,声势浩大,扬言要“饮马渭水,首取神都”。

神都街头,百姓们望着西北方向的天空,仿佛能看到羌兵的狼烟。少帝习明湜连续五日未眠,眼窝深陷,在御花园中来回踱步:“七万羌兵……西宁若失,长安危矣……父皇,儿臣对不起你……”

第三节 右相首谏召天策

就在少帝绝望之际,右相明弈冒死进谏。此人素与郭文桧不和,此刻跪在丹陛之下,叩首出血:“陛下!如今国事危急,非天策将军不能挽回!郭文桧嫉贤妒能,致使国事糜烂,若再不用天策将军,大汉江山危在旦夕!”

习明湜心中一动,却又犹豫:“可是……朕曾免了他的兵权……”

“陛下!”明弈抬头,眼中满是恳切,“天策将军忠勇为国,岂会记恨?当年先帝托孤,便知将军乃社稷之柱。如今唯有亲自前往豫章郡公府,恳请将军出山,方可挽救危局!”

郭文桧在旁厉声呵斥:“明弈!你敢动摇国本!天策将军功高震主,若再掌兵……”

“够了!”习明湜猛地打断他,想起威烈帝遗像前的誓言,终于下定决心,“备驾!朕要亲自去豫章郡公府!”

第西节 郡公府内君臣会

豫章郡公府的海棠开得正盛,龙天策却无心赏花,正在演武场指点儿子们练枪。听闻少帝驾到,他换了常服出迎,见御驾停在府外,十三岁的少帝正站在阶下,眼中满是疲惫与期盼。

“天策叔叔……”习明湜声音哽咽,竟要行大礼,被龙天策急忙扶住。

“陛下折煞臣了。”龙天策将少帝请入正厅,见他眉宇间的焦虑,己知西北战局恶化。

习明湜再也忍不住,将郭文桧误国、苏宋兵败、羌兵势大的经过和盘托出,最后抓住龙天策的手:“天策叔叔,如今只有你能救大汉了!请你出山,替朕平叛!”

龙天策看着少帝眼中的孺慕与信任,又想起威烈帝的嘱托,金发黑眸中闪过痛楚与坚定:“陛下放心,臣……义不容辞。”

玉倾城端着参茶进来,紫眸含笑:“陛下既来了,便请将军为国分忧吧。臣妾己为将军备好行囊。”

第五节 三十万兵复西州

宝隆二年七月,少帝下旨:“复任龙天策为征西大元帅,都督西北诸军事,统领三十万大军,即刻西征!”诏书送达之日,神都百姓夹道欢呼,仿佛看到了当年威烈帝时期的军威。

龙天策点兵出征,以鲁元达为先锋,亲卫队长陈武为副将,玉倾城亲自为他系上久违的玄甲。“羌人擅长山地战,不可硬拼。”她将一张西域传回的《河湟舆图》塞进他怀中,“此图标注了羌人牧场与水源,或有妙用。”

大军抵达西宁时,瞎毡正率七万羌兵围城。龙天策不急于攻城,而是派鲁元达率五千轻骑,夜袭羌兵的水源地“湟水上游”。鲁元达带着铁禅杖和烈酒,摸黑潜入羌营,一禅杖砸烂了蓄水的牛皮袋,同时大喊:“汉兵劫水了!”

羌兵大乱,龙天策趁机挥师攻城。他令士兵用“床子弩”发射带着火油的箭矢,焚烧羌兵的攻城器械,又命陈武率死士从密道潜入城中,里应外合。三日之内,西宁之围解除,瞎毡率残兵退守西州。

龙天策采用“分进合击”之策,令鲁元达攻松州,陈武取银州,自己亲率主力首取灵、西二州。羌兵虽众,却缺乏统一指挥,被汉军分割包围。不到一个月,西州全部收复,瞎毡败走河湟谷地,与秃发羌联军据守。

第六节 河湟谷地破联军

瞎毡与秃发羌首领“梁饥”合兵十万,在河湟府(今西宁附近)摆开阵势。他们据守山谷,以为汉军劳师远征,必难久战。龙天策却带着三千天策新军,连夜奔袭羌军背后的“星宿海”牧场——那里是羌人的粮草命脉。

“将军,三千对十万,太险了!”陈武劝阻。

龙天策指着舆图上的峡谷:“你看这‘野牛沟’,两侧陡峭,可伏兵。羌人恃众而骄,必不设防。”他令士兵每人携带三日干粮和“震天雷”,从小路潜行。

果然,羌军主力尽在前线,牧场防守空虚。龙天策一声令下,震天雷在牧场中炸响,火光冲天。瞎毡闻报,亲率三万骑兵回援,却在野牛沟中伏。三千新军居高临下,强弩齐发,滚石檑木如雨,龙首环首刀在狭窄山谷中发挥奇效,羌兵自相践踏。

“缴枪不杀!”龙天策命人用羌语大喊,“降者免死,发还牛羊!”羌兵本是被胁迫,见状纷纷弃械投降。瞎毡与梁饥率残兵突围,却被鲁元达率主力掩杀,五万羌兵战死,尸横遍野,湟水为之断流。

第七节 屯田安羌封武宁

羌人之乱平定后,龙天策没有班师,而是奏请少帝,在河湟推行“屯田策”。他将汉兵与归降羌人混编,开垦荒地,教羌人使用曲辕犁,又设立“互市坊”,用汉地的铁器、布匹换取羌人的畜牧产品。

“瞎毡,你若真心归降,便率部众屯田,既往不咎。”龙天策在帅帐中召见被俘的瞎毡,金眸锐利,“汉羌本可共处,何必刀兵相见?”

瞎毡看着眼前这位谈笑间平定叛乱的将军,想起野牛沟的惨败,终于伏地请降:“愿听将军差遣。”

消息传回神都,少帝大喜过望,亲自到未央宫门口迎接凯旋的龙天策。在宣政殿,他脱下自己的龙袍,披在龙天策肩上:“天策叔叔,此袍不足以表朕之心!今册封你为‘武宁公’,食邑三万户,拜‘天策上将’,总领全国兵马,郭文桧……即刻罢相!”

郭文桧面如死灰,瘫倒在地。满朝文武山呼万岁,看向龙天策的目光中充满了敬畏。玉倾城站在后宫的观礼台上,紫眸中泪光闪烁,轻轻抚摸着腰间的玉佩——那个在豫章郡公府“养老”的将军,终究还是那个力挽狂澜的天策上将,而大汉的江山,也在他的铁与血、恩与威中,重新找回了稳固的根基。河湟谷地的屯田炊烟渐起,汉羌百姓在同一片土地上耕种放牧,那场历时五月的羌人之乱,终于化作了史书上的一段注脚,见证着天策上将的不朽传奇。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