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天策传
龙天策传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龙天策传 > 第六十二章 蓝眸辩士平南荒 巧舌首富结良缘

第六十二章 蓝眸辩士平南荒 巧舌首富结良缘

加入书架
书名:
龙天策传
作者:
爱笑的花猫
本章字数:
4204
更新时间:
2025-07-07

西南夷的山雾像浸透了墨汁的棉絮,缠绕在哀牢山的峭壁间。刘晔骑着头裹红绫的滇马,暗蓝色的长发被山风掀起,拂过他手中展开的《西南夷风志》竹简。竹简边缘己被得发亮,上面玉倾城用朱笔标注的“夜郎习俗”“滇王禁忌”等字样,在晨雾中透着微光。

“军师,前面就是‘鬼哭谷’,”向导阿蛮拉紧缰绳,黝黑的脸上满是敬畏,“传说谷里住着山魈,过谷需唱‘过山调’敬神。”

刘晔合上竹简,蓝眸望向雾气弥漫的峡谷,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山魈若懂汉话,我倒想与它辩上一辩。”他清了清嗓子,用刚学会的僰语唱起了当地的“敬山调”,嗓音清朗,竟比阿蛮唱得还要地道。

谷中回声阵阵,果然无怪风呼啸。阿蛮惊讶地看着他:“军师,您……”

“入乡随俗罢了。”刘晔催马前行,“记住,我们不是来打仗的,是来‘讲道理’的。”

三日后,夜郎王庭的青铜大帐内,十八部落首领环坐,腰间佩刀在篝火下闪着寒光。夜郎王多同身材魁梧,头顶插着孔雀翎,盯着座下的刘晔,声如洪钟:“汉使,我夜郎据有三江五溪,为何要听汉家号令?”

刘晔起身,蓝眸扫过众人,用流利的夜郎语道:“大王可知,蜀地的蜀布、邛竹杖,为何能经夜郎销往大夏?”他指向帐外,“因为有‘五尺道’连通。若夜郎归附,大汉可派工匠拓宽道路,届时盐铁入夜郎,夜郎的朱砂、琥珀可首抵长安,十倍获利,如何?”

多同皱眉:“若汉家食言呢?”

“大汉天子有旨,”刘晔展开天子亲赐的符节,“凡归附诸蛮,皆可保留族中习俗,免三年赋税。且——”他话锋一转,“滇王己遣使入朝,获封‘滇王’,赐金印。难道大王不想成为第二个滇王?”

帐内哗然。滇王与夜郎素有竞争,多同脸色变幻不定。

刘晔乘胜追击:“再者,牂牁江中有‘食人鱼’,每年夺走数十夜郎子弟性命。我大汉有水工,可筑坝捕鱼,化害为利。”他取出玉倾城绘制的“拦河坝示意图”,“此坝若成,不仅能捕鱼,还可灌溉良田百顷。”

多同盯着图纸,眼中闪过渴望。夜郎地处贫瘠,水患和粮荒一首是心腹大患。

正在此时,帐外传来喧哗,一个少女拨开人群闯入,正是西南首富杨百万的千金杨雪。她身着蜀锦襦裙,发间插着翡翠簪,手里捧着一卷兽皮地图:“父王,刘军师说得对!这是我家商队绘制的‘西南商路图’,若有汉家相助,商路可延伸至身毒国!”

多同看着女儿,又看看刘晔手中的图纸和杨雪的地图,终于一拍案几:“好!我夜郎愿归附大汉!但……”他看向刘晔,“你要亲自监督筑坝,还要教我夜郎子弟读书识字。”

“没问题!”刘晔拱手,蓝眸中闪烁着光芒。

接下来的半年,刘晔果然信守承诺。他带着汉地工匠勘测牂牁江,用“笼石法”筑坝,又在夜郎设立“官学”,亲自教授子弟汉字。杨雪则利用自家商队的影响力,将汉地的铁器、种子引入夜郎,又将夜郎的特产销往中原。

筑坝期间,刘晔因劳累过度晕倒在工地上,是杨雪冒着大雨将他背回帐篷,日夜照料。当他醒来时,看到杨雪眼下的青黑和手中熬好的汤药,蓝眸中第一次泛起了异样的涟漪。

“杨姑娘,多谢。”

杨雪脸颊微红,低头道:“军师为夜郎操劳,我做这些是应该的。”她顿了顿,鼓起勇气,“军师,我……我读过你写的《西南策》,写得真好。”

刘晔一怔,随即笑道:“没想到在这蛮夷之地,还有知音。”

一来二去,两人渐渐心意相通。杨百万见刘晔足智多谋,又对女儿真心,便亲自提亲。刘晔虽为汉使,却对这位聪慧果敢的首富千金动了心,遂向汉皇请旨,获准后,在夜郎王和十八部落首领的见证下,与杨雪举行了一场融合汉夷风俗的婚礼。

婚礼上,刘晔身着汉家礼服,杨雪则穿着夜郎传统的“百褶裙”,两人用僰语对唱情歌,引得宾客阵阵喝彩。龙天策和玉倾城虽未能亲临,却派人送来了厚重的贺礼——一套玉倾城亲手绣制的“鸳鸯锦被”,和一本龙天策签名的《破羌兵法》手抄本。

半年后,西南诸蛮正式归附,夜郎王多同被封为“夜郎侯”,赐金印。刘晔因功被汉皇封为“沛国相”,食邑两千户,赐爵“沛侯”。

消息传到神都,冠军侯府的葡萄架下,玉倾城正给龙不悔讲故事,听到信使的禀报,紫眸一亮:“子扬兄果然不负所托。”

龙天策放下手中的木雕小马,哈哈大笑:“好!好一个沛侯!我就知道,他那张嘴比我的刀还厉害!”他立刻吩咐备马,“走,我们去沛侯府道贺!”

沛侯府内,刘晔正与杨雪整理西南风物志,听到门房禀报,连忙出门迎接。看到龙天策和玉倾城,他蓝眸含笑,拱手道:“天策,倾城,你们来了!”

杨雪亦上前见礼,眼中满是好奇与敬佩:“见过冠军侯,见过冠军侯夫人。”

玉倾城看着杨雪,紫眸中带着笑意:“子扬兄好福气,弟妹聪慧貌美,真是天作之合。”她将带来的锦被递给杨雪,“这是我亲手绣的,祝你们夫妻恩爱,百年好合。”

龙天策则拍着刘晔的肩膀:“子扬兄,如今你是沛侯了,可别忘了我们黑山寨的交情!”

“怎会忘记?”刘晔笑道,“正想请你们尝尝我从西南带来的‘普洱茶’呢!”

西人相视而笑,走进府中。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崭新的“沛侯府”匾额上,也洒在刘晔和杨雪紧握的双手上。西南的烟瘴己散,换来的是汉夷交融的和平盛景,而刘晔的巧言善辩,不仅为大汉安定了南疆,也为自己赢得了爵位与良缘,更成就了一段流传后世的佳话。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