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不允:“爱卿,你现在是太子老师,贸然出使,太子课业又该如何!”
出使有风险,万一陈青阳有个意外,你让皇帝朱祐樘去哪再找一个陈青阳这样的老师来辅导太子?
陈青阳明白皇帝的顾虑,出言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臣此去定要摸清鞑靼部底细,好思量制敌之策。”
朱祐樘还是不行:“就算朕同意你去,只怕太子也不会同意!”
陈青阳宽慰道:“以往朝廷使臣可有被被蒙古各部杀害之事?”
朱祐樘默然不语,因为他不确定。
陈青阳正在高兴,李东阳当头一盆凉水泼过来:“太宗皇帝永乐七年,使臣给事中郭骥为蒙古可汗本雅失里所杀!”
这回轮到陈青阳懵逼,老头你什么意思,适才我帮你解围,你就这样回报弟子?
陈青阳郁闷之下没多想,冤枉了李老师。
李东阳并非是要拆台,而是他也怕陈青阳出事,朝廷好不容易出来陈青阳这个大才,可不能轻易折损,这可是我学生!
陈青阳挠了挠头:“如果学生没记错的话,好像就郭骥这一例吧?”
“彼时北元灭亡未久,草原之人看待大汉子民仍然轻视,所以才做出杀害郭给事中这种愚蠢行为。本雅失里不也因此败亡吗?”
“如今,蒙古各部虽然滋扰,但作为我大明藩属多年,料来不敢生加害妄念。小王子现在所求的是大明财物,不是与我们征战。他若杀了我,朝廷势必出兵,这并非小王子所愿,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我的安危!”
李东阳道:“臣建议另择贤能出使!”
“臣附议!”
“臣附议!”
……
刘健等人轮番表态,都是不让陈青阳去。
这要换做焦芳,只怕是“臣赞同”、“臣赞同”,连绵不绝。
内阁意见一致,朱祐樘也就不同意陈青阳出使:“爱卿为国奔波之心,朕看见啦。朕心意已决,你留在京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事让他人去做。”
陈青阳扑通一声跪下:“臣谢陛下厚爱!为国效力,不敢惜身!臣怕他人出使,未必能如意。兵法有云,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臣虽胸有成竹,他人未必能画!恳请陛下准许臣,出使鞑靼!”
“这……”,陈青阳跪地恳求,朱祐樘一时踌躇,不知如何答复。
若坚持不准,势必会寒了陈青阳的拳拳报国之心。
若准许,意外出现怎么办?
朱祐樘还在犹豫,李东阳奏道:“自我大明开国伊始,草原各部屡屡骚扰边镇。臣不信陈翰林出使一遭,就能克制百年贼酋!”
李东阳今日是和陈青阳杠上啦,说什么也不赞同他出使。
见李东阳执意阻拦,陈青阳虽知恩师是好意,但还是有些伤感,老师终究不是知心之人。
陈青阳耍起了无赖:“若不让臣出使,臣今日就跪死在玉阶之下!”
陈青阳去意坚决,李东阳情知再难说动,收声不再言。
朱祐樘眉头紧锁,好大一会儿,慢吞吞说道:“爱卿,你去问问太子吧。若他支持,朕就准许你出使。否则,就安心待在京都!”
“谢陛下成全!”
陈青阳谢恩之后,直奔东宫而去。
“陛下这是恩准陈翰林出使了?”陈青阳走后,李东阳忍不住问道。
朱祐樘赧然道:“朕没这么说,你这是妄自猜测!”
“妄自猜测?我信你个鬼!太子年方九岁,陈青阳三言两语就能糊弄住,拿这话打发我们,你当我们是十岁孩童?”,李东阳腹诽道。
朱祐樘前脚刚说不是,后脚就露出了马尾。
他转身对内侍何建低声吩咐道:“命兵部知会宣府、大同,选派精兵护卫陈青阳出使鞑靼。”
顿了顿,朱祐樘继续说道:“传朕口谕,让牟斌从锦衣卫里挑选一百人,随侍陈青阳出京!传檄边庭,出使途中若有风吹草动,各地驻军可以便宜行事,务必保证陈青阳的安全!”
何建领旨后,朱佑樘的脸色依然沉重。他深知出使鞑靼的危险,但也相信陈青阳的本领。
~~~~~~~~~~~~~~~~~~
“先生出使,带上我吧。”
东宫内,太子朱厚照听说老师陈青阳要出使鞑靼,急切恳请带上他。
陈青阳摇了摇头,拒绝道:“此去有凶险,殿下乃国之储君,万金之躯,岂能身涉险地!”
朱厚照小嘴,不满道:“不带我去,那你干嘛来告知我!”
大兴去了两次,朱厚照觉得挺有趣。
现在听说要老师去大草原,朱厚照心驰神往,谁知老师不让他去。
陈青阳坦言道:“就算臣下赞成殿下出使,您觉得皇上能同意吗?您可是大明储君,鞑子若知晓您身份,定然扣留殿下,勒索我朝!”
朱厚照唉声叹气,老师说的是大实话,他的身份出使是不可能之事。
朱厚照想了一会,灵光突闪:“我不去草原,只去宣府、大同看看就行”,他笑嘻嘻央求陈青阳,言语中带着讨好。
“边地虽有城郭,但也不安全。贼兵若知晓您在那,定然全力攻城!”,陈青阳依旧摇头反对。
朱厚照闷闷不乐:“先生,你还没回答,此刻找我何事?”
陈青阳明知这会详述来意,小家伙只怕会刁难自已,但既然陛下口谕,他还是如实禀告——能否出使鞑靼,全凭太子决断。
“父皇的意思,我明白啦。那个,先生,您觉得我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
陈青阳当然希望朱厚照说同意,但看他欠揍的表情,陈青阳明白,小家伙在拿这个当条件,来和自已‘谈买卖’。
哼,就凭你,九岁孩童,你知道什么叫生意吗。
也罢,陈某就陪你过过招。
“国家大事,全看太子殿下公意如何。您若不同意,微臣只好天天在宫中,辅导殿下读书进学。”
朱厚照年纪是小,但陈青阳话中的威胁之意,他还是听得出来:若不让我去,我天天拿书本教育你!
天天学习,纵然陈青阳有法子,朱厚照照样会感到厌烦。
陈青阳教学再有趣,那也不可能赶上玩乐。
朱厚照本来就是最后争取一把,看能不能边关转转,其实他何尝不知,关节不在陈青阳这。
想通了这个理,朱厚照笑道:“我虽年幼,也知道不能以私废公之理。先生既然愿意为国分忧,我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