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出将入相,开创中兴
穿越大明:出将入相,开创中兴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大明:出将入相,开创中兴 > 第51章 知府表态

第51章 知府表态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大明:出将入相,开创中兴
作者:
陆海横流
本章字数:
4224
更新时间:
2024-11-25

河间府署,四个鎏金大字匾额下,两旁威武雄壮的石狮子睥睨南方,路人门前经过,无不为肃穆震慑。弘治初年,知府谢文主持扩建,大手笔之作,不亚于重建,也可勉强称得上是政绩。

平时百姓路过不敢稍有停留的门前空地,如今比菜市场还要热闹。夏天的上午闷热异常,摩肩擦踵,汗流浃背,再加之人声鼎沸,身处其间,只觉呼吸不畅。

“退还田地这事,是真的吗?”,人群中,一位白发老农弱弱问道。

“这还有假?!告示上说了,凡是近几年田地低价卖给大户的百姓,拿买卖约书来,无偿退还。”,书生打扮的中年文士回道。

“文曲星老爷,您能告知小老儿这是为啥吗?老汉活了大半辈子,第一回听说这样的好事。”

听到有人奉承自已是文曲星,中年男士十分受用,于是耐着性子解释道:“告示上说的很清楚,钦差大人奉皇命督办我们河间的土地兼并问题。”

“这些大户人家,都是达官贵人,他们会乖乖听命,把田还给老百姓?寿宁侯可是皇后娘娘的亲弟弟,他能退田吗?”

“告示上第一个点名的就是他,皇上他老人家这回大义灭亲了!”,看着老头脸上不太相信的表情,中年文士接着说道:“放心吧,告示出了,不会再变卦的。你要有约书,赶紧拿来交与知府衙门,做好登记要紧。”

老头说道:“没想到啊,没想到,我的田还有失而复得的一天!感谢皇上、感谢苍天、感谢钦差大人!”

周边围着的人群纷纷向老头投来羡慕的眼光,不是所有人都卖了田的。

老头感谢了皇帝,感谢了天地,感谢了钦差,但他不知道,最应该感谢的是进京告状的女孩——李欣然。没有她冒死进京,焉有今日巍巍盛德?

人们只会感谢官府的纠错行为,而往往忘记真正为他们挺身而出的义士!纵然义士的初衷最开始只是为了自身,但他们的勇气和付出值得所有人的敬佩与尊重!

如果不是他们,有些错误会永远延续,直到皇朝的覆灭!

可惜高高在上的不懂,或者说不愿意懂、不屑于懂。

“抑制土地兼并,确然是民心之所向啊”,皇帝朱祐樘感叹道。

难得亲耳听到黎民百姓对自已的夸赞和感谢,朱祐樘由衷的开怀。

“他们重新有了田地,不用再卖身为奴、朝不保夕了。”陈青阳感叹道。

“青阳,咱们进到府衙,且看谢知府是怎么和这些大户掰扯的。”朱祐樘笑道。

陈青阳闻弦歌而知雅意,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同时说道:“三爷,您先请。”

还未说完,陈青阳忍俊不禁,朱祐樘、牟斌、何建等也欢快的笑了起来。

—————

“谢大人,我不知道你得了谁的指令,无凭无据的,凭什么让我们返还田地?!”

河间豪门范家、徐家、邓家的人,不服气的叫嚷起来。

“放肆?敢说无凭无据?!本府乃是奉旨而行。你想抗命吗?”

“奉不奉旨的,还不是您自个说的。若有旨意,拿出来,让我们看看。”范德希讽刺道。

不怨这死胖子生气,知府大人几句话,三万多亩良田,瞬间要拿走两万多亩,这事搁谁也受不了。

“凭你们几个,也想看圣旨?”,谢文大怒道。

若真有圣旨,谢文早拿出来,震慑这帮蛀虫了。但的的确确,谢文是奉皇上的旨意办差,这是他的底气所在。

“我们的田地都是合法买来的,公平交易,童叟无欺。您现在拿不出圣旨,却让我们交出自已大半的田产,天下哪有这个道理!”徐家老爷徐俊杰同样不服气。

谢文大怒,操起惊堂木,“啪”的一声,“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当堂说谎!还不要脸的说自已是公平交易,童叟无欺?!本府问你,你的田地多数是买的,对吧。”

“嗯。”徐俊杰不想承认,但这是事实,难以隐瞒。

十年前,徐家田地不过万亩上下,现在可是三万多亩了。

“田地买卖,市价向来是四五十石粮食一亩,歉收之年最差的时候,也不低于三十石粮食。你们的田地是多少石一亩买的,当本府不知吗?!”

范德希、徐俊杰、邓文达三人面面相觑,知府大人虽没有明说,但他们知道,自已的田地什么价格买来的,知府十分明了。

大户人家坐拥的良田大多不超过十石一亩得来的,甚至有些是巧取豪夺,三两石就能讹诈而来,比如李欣然家的田地,寿宁侯府只给了十五石粮食,那可是足足二十亩上田!

谢文没有明说,并非给他们留面子,或者顾忌他们的势力。真顾忌,也是顾忌京城的达官贵人,比如张鹤龄之流。

谢文是怕说多了,激起民愤,引发动荡。谢文现在只想把退还民田这项工作做好,减轻一下辖区农民的负担,也减轻自已的愧疚感。谢文作为典型文人,怀有朴素的‘邑有流亡愧俸钱’的做官觉悟。

愁思了一刻钟,邓文达忍不住反问道:“旨意是只针对我们几家呢,还是河间所有的田地大户?!”

邓文达问完,范德希、徐俊杰真想击节赞叹,法不责众,倒要看看你知府大人如何从京城的达官贵人手里‘虎口夺食’。

“这个不劳几位操心。本府把话撂在这,凡是河间拥田三千亩以上的人家,必须按照圣意退田。逾期不退,本府舍了这条命,也要遵行圣意!”,谢文慷慨激昂的高声道。

“说得好!”“不愧是为民做主的青天大老爷!”

府衙外,听见对话的百姓大声夸赞起来。

谢文这口气憋了好久,现如今有了皇命,干大事不惜身,书生意气正当时。百姓的呼声,谢文真切的听到了,这给了他迎难而上的勇气。

待围观百姓的夸赞声小了下去后,久未插言的范德希说道:“大人,你能保证,皇亲国戚的田地也退还吗?”,他不敢明说张鹤龄,但整个河间府,最大的皇亲国戚是谁,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谢文怔了一下,昂然道:“你瞎了眼,没看告示吗?本府告示上提到的第一个就是寿宁侯。退还民田,先从张侯爷开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