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出将入相,开创中兴
穿越大明:出将入相,开创中兴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大明:出将入相,开创中兴 > 第53章 公开授田

第53章 公开授田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大明:出将入相,开创中兴
作者:
陆海横流
本章字数:
4500
更新时间:
2024-11-25

夏天从来很热,人心未必在这个季节温暖。

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的夏天,河间老百姓的心情比夏天更热。

随着太监何建在府衙的公开宣旨,整个河间府沸腾了。这炸裂的消息一锤定音,原先抱着是权宜之计想法的田庄大户在听闻圣旨后,瞬间沮丧。

大明帝国已经立国一百三十余年,在一个地方大肆退还田地、重新分配的大事,纵使在明太祖朱元璋时代也未发生过。

城东老槐树下,分发田地、地契确权的现场,人声鼎沸。

知府谢文或许不知道后世的什么三公原则,但他此刻之行事,任谁见了,也当夸一声大公无私。

“皇恩浩荡啊!这样分田的盛况,小老儿平生第一回看到啊。”,喜洋洋等着分田的百姓,按照官府的导引,依次排序认领田地、确权地契。

“父老乡亲们!这次分田是皇帝陛下亲命督办的。各位拿到地后,要上体圣心,用心耕种,多产粮食,按例交纳皇粮,不负圣上的恩德!”知府谢文站在高处大声喊道。

“青天大老爷说得对!”、“草民一定好好种地,来年让皇上他老人家尝尝咱种的小米和麦面!”……,感谢声此起彼伏,谢文眼睛了,发自百姓肺腑的感谢声,许久未曾听到了。

“那好,现在由府衙官员,按号唱名。听到名字的依次上前确认天地分界,登记地契。”

“李欣然姑娘,退还田地五百亩……”,

听到李欣然,五百亩,众人哄了一声。这一个月来,李欣然因为进京告御状之事,在河间名声大噪,众人皆佩服她的勇气和魄力。

分给李欣然五百亩,着实不少,百姓大多也认同理解。

其他小民之家多是被夺了地,而李欣然的父亲因为田地而死。如今多分给李欣然田地作为补偿,自无异议。

“张二虎,五十亩;李强,八十亩;刘方,三十亩;韩五哥,一百亩,……”,每一个点名的百姓皆是按照顺序,依次上前确认自已的农田。

众目睽睽之下,无人敢于作假,每家每户得到的田亩自然足额足数。

李欣然并未亲自前来认领,这倒不是她托大,是因为陈青阳考虑她一个未婚女孩,进京告状乃逼不得已,现在再抛头露面终究不好,故而提前告知了知府谢文。

谢文很惭愧,李欣然告状的事。手下的兔崽子们迫于寿宁侯府淫威,沆瀣一气,欺上瞒下,李欣然的状子没机会递到谢文面前。

现在钦命退田,谢文大笔一挥,补偿李欣然良田五百亩,安排有司之人提前把地契给了她,今日由衙役出面代为确认田地方位。

“皇恩浩荡,田地分了,要是以后,富贵人家再要强行低价购买,官府能否给我们做主?”,其乐融融之际,瞬间被一句不合时宜的话打断。

谢文打量了年轻人几眼,并不认识,他无暇再想其它,当即开口言道:“大家大可放心。若没有什么国家或本地重大工程,任何人不能强迫大家卖田!本府希望你们一直耕种,若年老力衰,可由子侄代劳。实在无人接手,纵然卖田,亦必须按照市价买卖。每亩低于四十石粮食的契约一律无效,官府不予认可!”

谢文说完,底下好大一片掌声。

“太好了,我们终于放心了!”

“圣天子在上,谢青天在下,朗朗乾坤,风清气正啊!”

“这都什么词啊?”最外围的陈青阳尴尬的说道。

“我觉得还行。”朱祐樘捋须微笑道。

今天一早,朱祐樘与陈青阳等一行人来到了授田现场。

因为提前知会了知府谢文,谢文只得佯作不知,并没有摆出阵仗接驾。谢文深感责任之重,因为对皇帝亲临现场的目的,他了然于胸。皇上过来固是有考较之意,但最主要还是来为他站台撑腰。

“咱们今天这民情考察的如何?”朱祐樘转向陈青阳、牟斌问道。

陈青阳低声道:“民心向天,民气可用。三爷以仁爱之心待民,真不愧君父之名!”

牟斌肚子里墨水不多,只得跟上说道:“俺也认为这样!”

朱祐樘道:“分发田地之事非一日可完工,剩下的由谢文接着干吧。咱们来的时间也不短了,该回家了。再不回去,刘先生、李先生、谢先生他们会急死的。”

“三爷所言甚是。只是李欣然的案子,这就算结了么?”,陈青阳硬着头皮问道。

陈青阳始终觉得对于国舅爷张鹤龄的处罚不重。

朱祐樘笑道:“你觉得处罚轻?!吾以为已经够可以了!富贵之家心头最爱就是庄园田地、金银财帛。张鹤龄捐献一万两银子,那没什么。但他十几万亩良田,瞬间只剩了一万亩,乃是心头剜肉之痛事。若非朕亲命,他未必会痛快交出。”

“青阳啊,你初入官场,一腔热血,只觉除恶务尽。但恶也要分大小,不可一概而论。张鹤龄强迫百姓卖田之事属实,但未害人性命。李欣然父亲之死,虽与牢狱有关,终究还是恚怒而死,并非张鹤龄指使人杀害,况且勾结县衙陷害其父的管家张三父子也已畏罪自杀。总不能让鹤龄去偿命吧?《大明律》上可没有这条啊。”

“可是,在下始终觉得寿宁侯府管家张三父子畏罪自杀之事,另有隐情。”陈青阳不服的道。

“张三父子,多年为恶相邻,是张鹤龄放纵之过。他们不自杀,朕也会命韩文依法斩了他们。这么多天,你也知道了不少,可曾打听到张鹤龄在河间有伤人性命的事?鹤龄这个人,你没接触过,自然不了解。他这个人,没什么才能,也没什么心眼,就爱占些便宜、耍点小聪明、出点风头。若不是他才智平庸,朕早就委以重任了,不然何至于多年来只有一个侯爷的爵位,并无实际官职。”

话说到了兴头上,朱祐樘难得如此敞开心扉:“坦率说,空头爵爷没有实权,比六部官员差远了。也正因如此,朕看在皇后的面子上,爱屋及乌,经常赏赐张鹤龄兄弟。可不是有些言官上书说的那样,朕刻意纵容张氏兄弟。”

陈青阳心里道,你丫的纵容张氏兄弟,历史上大大有名。若不是你的宽纵,他们最后也不会不得好死。现在腆着脸和我说,没有宽纵他们。

哼,别以为我不知道。

“臣与国舅爷张鹤龄没有过节,亦无成见。陛下公道之言,微臣佩服至极。”陈青阳内心腹诽、口上恭敬说道。

难得教育了一回陈青阳,朱祐樘心情十分舒畅,接着打趣道:“李欣然姑娘,你打算怎么办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