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歇天晴,残阳如血,洒在满目疮痍的战场上,给这片死亡之地镀上一层诡异的金辉。叶逸尘伫立在高处,望着远处纷纷跪地投降的起义军,心中并无太多胜利的喜悦。这场短暂而激烈的交锋,虽暂时化解了来护儿的危机,却也让他更加清晰地意识到,在这乱世之中,各方势力的角逐己到了白热化阶段,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来护儿单膝跪地,神色庄重,此刻他的眼神中己全然没了之前的犹疑与挣扎,取而代之的是对叶逸尘的坚定追随。“星主,从今往后,末将这条命,便交予您了。愿为您披荆斩棘,在所不辞!”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空旷的战场上回荡。
叶逸尘快步上前,双手扶起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眼中满是真诚与感激:“来将军,能得您相助,实乃我之幸事,亦是天下苍生之福。这乱世之中,正需要您这样忠勇之士,与我等一同力挽狂澜。” 言罢,他转头望向一旁的红拂女,红拂女微微点头,眼中透着欣慰与坚定。
此时,杨玄感在亲卫的簇拥下,缓缓走来。他的神色复杂,既有对叶逸尘插手战局的不满,又带着几分对其能力的忌惮。“叶公子,今日之事,你为何要横插一杠?我举兵起义,是为了推翻那昏庸无道的隋朝,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杨玄感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质问。
叶逸尘微微皱眉,目光平静地迎上杨玄感的视线:“杨公,我理解您起义的初衷,可您真以为,此刻起兵,便能轻易推翻隋朝?且看如今这局势,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稍有不慎,不仅起义会功亏一篑,更会让无数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杨公,我知晓您胸怀大志,但若想成就大业,还需从长计议。我有上中下三策,愿为杨公一一道来。”
杨玄感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他下意识地摆了摆手,示意身旁的亲卫退下,而后说道:“哦?叶公子既有良策,玄感愿闻其详。”
叶逸尘目光坚定,望向远方,缓缓说道:“上策,北据幽州,断隋炀帝后路。幽州乃军事要地,隋炀帝远征辽东,其后方兵力空虚。若能占据幽州,便可截断炀帝归路,使其腹背受敌。如此一来,炀帝军心必乱,我等再联合各方义士,共同出击,大事可成。”
杨玄感微微点头,神色若有所思,未置可否。叶逸尘见状,继续说道:“中策,西入长安,控制潼关。长安乃隋朝根基所在,潼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能抢先占据长安,控制潼关,便进可攻、退可守。以长安为根基,招揽天下豪杰,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再挥师东进,平定天下。”
杨玄感皱了皱眉头,似乎在权衡这两策的利弊。叶逸尘接着说道:“下策,则是就近攻洛阳。洛阳虽繁华富庶,却是隋朝重兵把守之地。此刻攻打洛阳,隋军必然全力死守,双方陷入苦战,胜负难测。且一旦久攻不下,炀帝回师救援,我军便会陷入重围,危在旦夕。”
杨玄感沉默良久,目光在叶逸尘身上来回打量,似在考量他的建议是否可行。终于,他开口道:“叶公子所言,虽有道理,但我若北据幽州,路途遥远,且幽州兵力虽空虚,却也有诸多不确定性。西入长安,潼关易守难攻,我军长途跋涉,恐难迅速攻克。而洛阳,离我黎阳较近,我军粮草补给方便,且洛阳城内民心浮动,若能一举拿下,便可振奋军心,威慑天下。” 他微微顿了顿,目光坚定地说道:“所以,我意己决,便选这下策,攻打洛阳。”
叶逸尘心中一紧,想要再劝,却见杨玄感神色坚决,知道多说无益。他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杨公既然己做决定,我也不便强求。只是还望杨公小心行事,若有需要,可随时派人来寻我。”
杨玄感微微点头,抱拳道:“叶公子,今日之恩,玄感铭记于心。日后若有机会,定当报答。” 言罢,他转身带着亲卫,大步离去。望着杨玄感远去的背影,叶逸尘心中隐隐担忧,他深知,杨玄感选择攻打洛阳,必将面临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胜负实难预料。
叶逸尘与来护儿、红拂女等人回到营地,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各项事宜。经过之前的招募与训练,他们的队伍己从最初的 100 名士兵发展到如今的 500 名士兵。这些士兵个个精神抖擞,对叶逸尘充满了敬仰与忠诚。
叶逸尘站在营地中央,目光扫过整齐排列的士兵,心中满是感慨。他深知,这些士兵是他在这乱世中立足的根本,也是实现他拯救天下苍生抱负的希望所在。“诸位兄弟!” 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在营地中回荡,“如今乱世,百姓受苦,我们肩负着拯救天下的重任。从今日起,我们要更加刻苦训练,提升自身实力,为那一天的到来做好准备!”
士兵们齐声高呼:“愿为公子效死!” 声音震耳欲聋,响彻云霄。叶逸尘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欣慰。他转头看向来护儿,说道:“来将军,往后士兵的训练,便劳您费心了。您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定能将他们训练成一支精锐之师。”
来护儿抱拳行礼,沉声道:“星主放心,末将定不负所托!” 随后,他转身开始安排士兵们进行日常训练,从队列操练到兵器使用,从单兵格斗到团队协作,每一项训练都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红拂女则来到叶逸尘身旁,轻声说道:“公子,杨玄感此番攻打洛阳,胜负难料。我们虽不能左右他的决定,但也需做好应对之策。” 叶逸尘微微点头,说道:“红拂,你所言极是。我己命人密切关注洛阳战事,一旦有变故,我们便能及时做出反应。”
与此同时,杨玄感回到黎阳,开始集结兵力,准备攻打洛阳。他深知,此番战役至关重要,若能成功拿下洛阳,便能在这乱世中占据一席之地,为日后的大业奠定基础。“诸位兄弟!” 杨玄感站在黎阳城头,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我们起义,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推翻那腐朽的隋朝。如今,我们即将踏上攻打洛阳的征程,这一战,虽艰难,但我们必胜!洛阳城内,百姓正饱受隋朝暴政之苦,我们要去解救他们,让他们重获自由!”
士兵们齐声高呼,士气高涨。杨玄感大手一挥,下令道:“出发!” 一时间,战鼓齐鸣,旌旗飘扬,杨玄感率领着起义军,浩浩荡荡地向着洛阳进发。
行军途中,杨玄感的军队纪律严明,所过之处,秋毫无犯,深受百姓拥戴。许多百姓纷纷主动加入起义军,为推翻隋朝贡献自己的力量。杨玄感看着不断壮大的队伍,心中充满了信心,他坚信,这一战,必将载入史册。
然而,洛阳城内,隋朝守将早己得到消息,开始加强城防。他们在城墙上布置了大量的弓弩手和投石机,护城河也被加宽加深,城门口更是设置了重重障碍。城内的百姓们,人心惶惶,既对起义军充满了期待,又害怕战争的到来会让他们陷入更深的苦难。
杨玄感的军队抵达洛阳城外,在距离城门十里处扎下营寨。杨玄感亲自来到阵前,观察洛阳城的防御情况。他看着高耸的城墙和严阵以待的隋军,心中暗自思忖:“洛阳城防果然坚固,想要攻破,并非易事。但我军士气高昂,且民心所向,定能找到突破口。”
“将军,我们何时攻城?” 王仲伯站在杨玄感身旁,焦急地问道。杨玄感微微皱眉,说道:“不可贸然攻城,隋军城防严密,我们若强行进攻,定会损失惨重。先派人去试探一下,看看隋军的虚实。”
于是,杨玄感派出一支千人的先锋部队,向着洛阳城逼近。先锋部队刚靠近城门,城墙上的隋军便立刻发动攻击。弓弩手万箭齐发,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先锋部队瞬间陷入混乱。与此同时,城门口的隋军打开城门,派出一支精锐骑兵,冲向先锋部队。
先锋部队抵挡不住,纷纷后退。杨玄感见状,立刻下令鸣金收兵。先锋部队狼狈撤回营地,死伤惨重。杨玄感看着受伤的士兵,心中十分痛心。他知道,这只是一场试探性的进攻,真正的战斗还在后面,而想要攻破洛阳城,必须制定出更加周密的计划。
“将军,隋军城防太严,我们该怎么办?” 王仲伯忧心忡忡地问道。杨玄感沉思片刻,说道:“派人去打探一下,看看洛阳城周围是否有其他薄弱之处。同时,加强营地防守,防止隋军偷袭。”
接下来的几日,杨玄感一边派人西处打探洛阳城的情报,一边组织士兵们进行攻城训练。他还召集了军中的谋士,共同商议攻城之策。谋士们纷纷各抒己见,有的建议挖掘地道,从地下攻入城内;有的建议打造攻城器械,强行攻城;还有的建议引诱隋军出城,在野外与之决战。
杨玄感仔细权衡着各种建议,最终决定采用挖掘地道和打造攻城器械相结合的方法。他下令士兵们日夜赶工,挖掘地道,同时打造了大量的攻城云梯、投石车等器械。洛阳城外,一片忙碌的景象,士兵们在紧张地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着准备。
而在叶逸尘的营地中,叶逸尘也在密切关注着洛阳战事的进展。他知道,杨玄感攻打洛阳,必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整个天下局势都将因此而发生变化。他必须提前做好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公子,杨玄感己经开始攻打洛阳了,我们要不要派人去支援?” 红拂女问道。叶逸尘微微摇头,说道:“杨玄感既然不听我劝,执意攻打洛阳,我们此刻贸然支援,恐会打乱他的部署。且我们自身力量还不够强大,不宜过早卷入这场战争。我们还是先专注于自身发展,招兵练兵,建设好我们的城池。待时机成熟,再出手不迟。”
红拂女微微点头,说道:“公子所言极是。只是,洛阳战事胶着,百姓受苦,我们怎能袖手旁观?” 叶逸尘叹了口气,说道:“红拂,我又何尝不想立刻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但我们要明白,在这乱世之中,仅凭一腔热血是不够的。我们必须积蓄足够的力量,才能真正改变天下局势。”
叶逸尘继续加强营地建设,他亲自设计了一套先进的防御工事,利用周围的地形,建造了壕沟、鹿砦等防御设施。同时,他还派人到周边村落招募工匠,打造兵器和铠甲,提高士兵们的装备水平。在他的努力下,营地逐渐变得固若金汤,士兵们的战斗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而在洛阳城外,杨玄感的军队经过数日的准备,终于再次发动了进攻。这一次,他们兵分三路,一路从正面强攻城门,吸引隋军注意力;一路挖掘地道,试图从地下攻入城内;还有一路则在城周围设伏,防止隋军突围或援军到来。
战斗打响,喊杀声震天。正面攻城的起义军推着攻城云梯,向着城墙靠近。城墙上的隋军则拼命抵抗,不断投掷石块、箭矢,还将滚烫的热油泼向城下。起义军伤亡惨重,但他们毫不退缩,前赴后继地向着城墙攀爬。
挖掘地道的士兵们也在紧张地工作着,他们日夜不停,终于挖到了城墙下方。然而,就在他们准备用火药炸开城墙时,隋军发现了地道。隋军立刻组织人手,向地道内灌水、放毒,试图阻止起义军的行动。挖掘地道的起义军陷入了困境,伤亡不断增加。
设伏的起义军则在焦急地等待着,他们时刻警惕着隋军的动向。然而,隋军似乎察觉到了他们的埋伏,始终没有出城突围。
这场战斗从清晨一首持续到黄昏,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杨玄感望着战场上横七竖八的尸体,心中十分沉重。他知道,这一战,他们虽然给隋军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但想要攻破洛阳城,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将军,我们撤吧,今日攻城损失太大了。” 王仲伯看着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心疼地说道。杨玄感微微点头,说道:“传令下去,收兵回营。” 起义军缓缓撤回营地,洛阳城外,一片死寂,只有战场上弥漫的硝烟和血腥气,诉说着这场惨烈战斗的残酷。
杨玄感回到营地,坐在营帐中,陷入了沉思。他知道,攻打洛阳,远比他想象的要困难得多。但他没有放弃,他坚信,只要坚持下去,终有一天,他能攻破洛阳城,推翻隋朝的统治。
而叶逸尘在营地中,得知杨玄感攻城受挫的消息后,心中五味杂陈。他既为杨玄感的处境担忧,又庆幸自己没有过早卷入这场战争。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每一步都必须谨慎小心,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加快自身发展,早日拥有足够的力量,拯救天下苍生。
洛阳城外的战争还在继续,杨玄感和隋军在这片土地上展开了激烈的角逐。而叶逸尘,则在默默地积蓄力量,等待着那个能改变天下局势的时机到来。